您的当前位置:视网膜出血 > 网膜出血预防 > 关于PCV大出血你该知道的
关于PCV大出血你该知道的
息肉状脉络膜血管病变(PCV)可继发视网膜下出血(SRH)或黄斑下出血(SMH)。当PCV继发中心凹区域大面积SMH(4个视盘直径)时,将导致视力突然下降,以及视网膜色素上皮层和外层视网膜退行性变,视力预后差。那么大面积SMH的发生率如何?危险因素有哪些?
韩国CHO等对位患者的只PCV患眼进行了回顾性队列研究。采用Kaplan-Meier生存和Cox回归分析年龄、高血压、视力、ICG表现、最大息肉大小、PCV类型(簇状/非簇状)、以及治疗方法等可能的危险因素。
结果:
1.PCV患者出现大面积SMH的风险随时间增加。初诊后1、3、5、10年内大面积SMH的发生率分别为2.45%、6.17%、11.09%和29.85%(图1)。
图1.PCV患者SMH发生率的Kaplan-Meier分析。生存分析显示初诊后1、3、5、10年内大面积SMH的发生率分别为2.45%、6.17%、11.09%和29.85%。
2.Cox回归分析发现簇状PCV息肉与大面积SMH的发生显著相关(P=0.)(图2)。
图2.簇状和非簇状息肉的PCV患者的大面积SMH发生率的Cox回归分析。两者1、3、6年内发生大面积SMH的概率分别为4.67%、9.79%、23.47%和0.72%、3.30%、10.08%。
3.光动力治疗联合抗-VEGF注射治疗降低了大面积SMH的发生率(P=0.)(表1)。
表1.不同治疗方法组的大面积SMH发生率对比
4.出现大面积SMH的患者最终视力明显低于无大面积SMH的患者(P0.)(表2)。
表2.出现和未出现大面积SMH患眼的初始和最终视力
综上:眼科医生和PCV患者应了解大面积SMH的发生风险,尤其患眼为簇状息肉为PCV时患者发生大面积SMH的显著危险因素。
(本文图表均摘自原文)
原文:
ChoJH,NaKR,ChoKH,etal.Incidencerateofmassivesubmacularhemorrhageanditsriskfactorsinpolypoidalchoroidalvasculopathy[J].AmericanJournalofOphthalmology,,:79-88.
点评:
黄斑下出血和玻璃体积血是息肉状脉络膜血管病变(PCV)比较常见的并发症,大面积黄斑下出血可导致RPE和外层视网膜变性,严重影响患者的视力预后。因此,研究PCV患者黄斑下出血的危险因素及治疗方案,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PCV的“息肉”是毛细血管后小静脉或者毛细血管壁的血管瘤样扩张,这种扩张的血管发生破裂则导致黄斑下出血。本文作者发现大量黄斑下出血的发生率随病程的延长而增加,具有簇状息肉结构的患者黄斑下出血发生率明显高于单个息肉的患者,而PDT联合抗VEGF治疗可以降低黄斑下出血的发生率。作为眼科医生,我们的目标是识别黄斑下出血的高危患者并采取有效的治疗此措施避免其发生。
本研究也存在一些局限性,包括回顾性研究、患者的治疗方法缺乏标准化等,因此不同治疗方法与黄斑下出血发生率的关系有待进一步的前瞻性研究来证实。随着对PCV临床表现的进一步研究,有研究者提出PCV可以分为idiopathicPCV和polypsrelatedtoNV-AMD两大类,这两类患者黄斑下出血的发生率以及治疗方案的选择也值得进一步研究。
——张潇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