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视网膜出血 > 网膜出血预防 > 这四件事常做,脑梗迟早会找上门,医生警惕
这四件事常做,脑梗迟早会找上门,医生警惕
这四件事常做,脑梗迟早会找上门,医生:警惕脑梗塞的七大误区
脑梗塞是由脑部的血液供应障碍引起的缺血导致的脑组织坏死现象。
发生过一次脑梗说明患者的血管基础并不好,他们发生二次脑梗的风险会明显增加!就像在血管内装了一颗定时炸弹!
一旦发生第二次脑梗塞,死亡率将增加30%,因此为了减少复发的机会,我们必须采取预防措施以避免继发性脑梗塞。
脑梗塞患者,常做四件事,复发的几率增半,为了自己和家人家人改一改吧:
一、体重飙升不节制
在脑梗塞患者中,严重的人的一般活动性会受到影响,因此日常运动非常稀缺。如果你不控制你的饮食,你的体重往往会飙升。
然而,研究发现肥胖与心脑血管疾病有这着密切的关系。一些研究表明,肥胖者患脑梗塞的可能性比正常体重高40%。
然而,中国的肥胖人群常有腹部肥胖症,在这种情况下,身体对血液压迫较大,血流一点流动缓慢,就容易形成梗塞。
二、饮酒不控制
很多人都认为喝红酒好,的确如此,适当的饮用红酒可以促进血液循环。
但是对于脑梗的患者而言,不管是白酒,啤酒甚至是红酒都不建议喝了。过度的饮酒会刺激大脑神经,导致心跳加速,并且可能导致高血压和交感神经的兴奋。
在这种情况下,心脏的输出将增加,导致血管收缩,增加心血管疾病的发病率。
三、随意停止用药
不管是从什么途径,现在很多新闻上,或者是一些广告上,都充斥着各种偏方或者是小方法,说可以降血脂、降血压、降血糖什么的,这些都是不可信的。
特别是对于脑梗塞患者,医生叮嘱服用药物,一定不可以随便停药,特别是有高血压的人要尤其注意。
据相关调查,高血压是脑梗塞的重要因素,近70%的脑梗塞患者患有高血压。因此,控制血压是预防继发性脑梗塞的关键。
四、每天一包烟
对于老烟民来说,一盒香烟可能已经不算多了。我们都知道吸烟会导致肺部损伤,但实际上,烟草中的有害物质会像肺部一样损害血管。
吸烟时,尼古丁,焦油,一氧化碳等有害物质无法过滤,会直接进入血液,增加血液粘稠度,严重影响心脑血管。
吸烟有害健康,特别是脑梗的人,烟真的不建议再抽了!
脑梗发生前,往往有四个信号:
信号1、视力模糊
如果平时视力没有什么问题的人,突然出现眼前间歇性的失明或者是严重的视力模糊,过一会又会自己恢复,这种表现是脑梗在给你提醒。
这也可能是脑部缺血引起的视网膜功能障碍,此时也不能大意,可持续几秒钟到十几分钟不等,这也是脑梗的早期症状之一。
信号2、舌头发硬
大脑是重要的部位,如果出现问题,它将影响身体的各个方面。
如果舌头发硬,则证明大脑中的血管受到影响,然后体内的血液循环不够平稳,头部的血液供应不足,这可能是脑梗塞的前兆。
所以脑梗的典型后遗症会有口齿不清,甚至说不出话的状态。
信号3、血压变化大
脑梗塞患者也可能有异常的血压症状,例如,当血压突然升高到/mmHg以上时,它是脑血栓形成的前兆。
或者当血压突然降至80/50mmHg以下时,它也是脑血栓形成的前兆。
因此,无论是血压突然升高还是严重下降,医院检查。
信号4、一侧身体麻木
患有脑梗塞的患者在疾病发作之前可能具有肢体无力的症状,特别是一侧肢体偏软无力,也可能是脑梗出现时所表现的一些症状。
这是因为大脑中支配运动的神经因为缺血受到了损伤造成的。
别靠阿司匹林预防脑卒中,警惕脑卒中的七个误区!
误区一:年轻人不会得中风
很多人觉得,脑中风是老年病,我年轻,祖上又没有这样的病,我血压也不高,生活很注意,每年都体检,所以我肯定不会中风。其实,全世界每6个人中就有1个人将在此生遭遇卒中,每2秒钟就有一人发生脑卒中,每6秒钟就有1人死于卒中,每6秒钟就有1人因卒中而永久致残。在人的一生中,任何年龄都会得卒中,它的发病不分性别和年龄。中国卒中的发病平均年龄是66岁,比美国白人早10年。其中,小于45岁的患者已接近全部患者的1/5。而且,大多数脑卒中患者发病前都毫无征兆,不到1/3的患者有短暂性缺血发作的历史。
误区二:颈动脉筛查=脑卒中筛查
经常在门诊听到患者说,颈动脉检查等于脑卒中筛查,颈动脉有斑块就会发生脑卒中。脑卒中筛查是一个综合过程。在此过程中,脑血管、颈动脉等检查只是其中一部分,是否发病还要看它具不具有危险因素,一类是行为因素,最大的危险是吸烟,第二个是精神压力,第三个是运动减少,这是三大危险。疾病因素则包括高血压、糖尿病、心脏病,当然还包括血脂异常和其他。所以即使有颈动脉斑块也不要紧张,它不一定就意味着卒中。
误区三:脑血管检查正常,就不会患脑血管病
脑血管病中,血管因素只是原因之一。比如,有统计显示,1/5的脑血管病其实来自心脏,先有房颤,和血管毫无关系。所以脑血管筛查正常,并不意味着你不会患脑血管病。
误区四:有些食物或动作是防止卒中的灵丹妙药
经常有人跟我说,他有防病绝招,吃特殊的食物,每天还用犀牛角梳子梳头,每天运动等。有一个老先生说他每天在公园里倒走1万步,预防中风。还有的人每天都吃纳豆、卵磷脂、健身茶。这些真的能预防中风吗?
对于养生保健来说,有时候规律生活甚至超过科学本身。任何食物,包括我们常说的纳豆、卵磷脂等,真正有效的不多,最好的食物还是我们每天吃的这些蔬菜水果。预防中风最有证据的运动就是快走。但来自美国健康研究所的调查显示,剧烈运动会增加脑出血,因此运动也是要有限度的。
误区五:阿司匹林可以预防任何卒中
中国的阿司匹林使用量远远低于国外,目前普通人是14%,美国是50%。临床大夫推荐的阿司匹林是因人而异的,肯定不是任何人都能吃。
美国的研究指出,一是已经发生过心脏病的人,二是45岁以上的女性,三是有多重危险因素,未来发生心血管病风险高的人才适用。不过,下列人员最好不用阿司匹林:血压很高不易控制的人;有出血性疾病的人;有脑出血家族史的人。
美国的国家指南也表示,卒中的防控措施是综合的,阿司匹林只是预防中的一环。尽管阿司匹林很重要,但你不要忘了遵医嘱服用降压、调脂、降血糖的药物,这些也是重要的措施。
误区六:血压正常或偏低者不会得卒中
人们都知道高血压容易得脑血管病,高血压是脑出血和脑梗死的最重要的危险因素,但不是唯一的危险因素。脑动脉硬化病人由于脑血管管腔变得狭窄,以及其他因素存在,即使血压正常或偏低也同样会得脑血管病。
误区七:卒中发病突然,无法预防
在卒中发病前往往会有许多先兆,比如卒中发病前大多会有一次到多次的短暂脑缺血发作(俗称小中风)。表现为突然发生的单眼或双眼看不清东西,面部或单侧肢体麻木、无力,说话不清楚,剧烈头痛等。一般发作仅持续几分钟便消失,极易被病人忽略。专家认为,一旦出现上述先兆,常预示着卒中的来临,医院求治,不可延误。
但是,如果您能及早发现早治疗,对患者及其家属来说无疑是一个福音。
孟医生健康园地南方健康保护血管,预防脑梗塞,并补充二物:
一、补充新鲜蔬菜
蔬菜的种类很多,其中可以起到降低血脂,保护血管作用的也不在少数。
如香菇,芹菜,菠菜,黄瓜等,他们都含有有丰富的纤维素,这种元素可以促进胃肠蠕动,可以有效的减少肠道对于胆固醇的吸引。
所以建议每天可以选择几种自己喜欢的蔬菜做成大拌菜,每天一盘。
二、补充豆制品
豆腐不含胆固醇,是“三高”人和动脉硬化和冠心病患者的一道菜;
豆类含有磷脂,可以使血液中的脂肪颗粒和胆固醇变小,降低浓度,减少血管壁上的沉积。
大豆和它们的许多衍生物如豆浆和干豆腐都是不错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