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视网膜出血 > 网膜出血饮食 > 专家推荐middot视频周和定主
专家推荐middot视频周和定主
编者按
医院周和定主任为大家带来《晶状体&黄斑伤不起》的精彩演讲。温故知新,今天我们来回顾周主任的精彩讲课内容,学习更多临床经验。
视频中含有手术操作,不可错过哦!
外伤性晶状体脱位
眼球受到钝性物体、高压气体或液体的打击后,房水和玻璃体受到挤压,眼球赤道部迅速膨胀,外力去除后,由于反弹力,晶状体前后震荡,晶状体悬韧带可被拉断,使晶状体脱离原来的正常位置,即晶状体脱位。由于打击力量和受力反向不同,晶状体悬韧带断裂的范围和部位不同,晶状体脱位的方向也不相同。脱位可分为晶状体半脱位和全脱位。
晶状体悬韧带部分断裂,即为晶状体半脱位。虹膜震颤是判断是否存在晶状体半脱位的可靠客观指针。玻璃体可由悬韧带断裂处向前突进,甚至进入前房。
悬韧带全部离断时,晶状体可脱位于前房、玻璃体腔,少数病例可脱位于视网膜下或巩膜与睫状体之间,有眼球破裂者可脱位于眼球筋膜和球结膜下,甚至脱出眼外而丢失,即为晶状体全脱位。
治疗:对于晶状体脱位患者手术方案的设计,术前要有充分的计划及对预后的估计。术后可能会出现玻璃体及视网膜的异常,同时术前要向患者及家属充分交代手术预后问题。
外伤性黄斑裂孔
外伤性黄斑裂孔主要是由眼球受到钝性外力冲击所致的黄斑中心凹区的视网膜裂孔,伤后中心视力严重下降,发病于中青年居多。年Knapp提出“外伤性黄斑裂孔”概念。
1、诊断及体征
①外伤史,包括激光接触史,检查发现黄斑裂孔
②黄斑OTC,孔径1/3PD至1/5PD,甚至可大至1PD,深达色素上皮层的视网膜神经上皮层全层缺失,可合并血性视网膜色素上皮脱离,神经上皮浆液性脱离,层间水肿。
2、治疗
①保守治疗:外伤性黄斑裂孔一般解剖和功能状况比较稳定,视网膜脱离发生率约为1.3%,伤后有自行闭合并视力提高可能。单纯外伤性黄斑裂孔自愈率43%—64%。
自行愈合的条件及时间:年轻患者,年龄25岁,孔径小(0.1—0,2PD),无玻璃体后脱离,无脉络膜等外伤,无黄斑前膜及周边无裂孔,对于有视网膜出血水肿的裂孔,利于愈合,观察。
自行愈合机制:青年人视网膜细胞增殖活跃,易自闭。OCT示开始是裂孔边缘组织向内突起并与孔连成桥,以桥为支架增殖至裂孔闭合。伤后3,4月是闭合过程最明显,以此为界。
②手术治疗
常规手术方法为玻璃体切割、内界膜剥除联合C3F8气体内加压。综合部分文献总结手术后裂孔闭合率69.2%—94.2%,视力提高26.9%—80.9%,Chow等认为裂孔闭合可明显提高视力。Krasnik等发现裂孔的闭合、视力改善与手术距受伤时间的长短密切相关,受伤时间越长预后越差。尹虹等也认为发病时间长短与术后视力提高有相关性,而与裂孔孔径大小无关。部分学者认为可辅助应用生物因子神经胶质生长。
视频版权归医信眼科所有,未经允许,转载必究!请↙↙↙点击“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