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

推荐文章

热门文章

您的当前位置:视网膜出血 > 网膜出血治疗 > 茶療養生二茶療之流

茶療養生二茶療之流



傳播茶學文化*弘揚茶道精神

1、茶葉中含有豐富的營養

2、茶葉具有多彩的藥效成分

3、茶的保健功能和療效

4、名人談茶效

神農嘗百草,開創了茶葉藥用的始源,從此,茶療在歷史的長河中流淌了四五千年。歷代人民群眾及其傑出的醫家代表,通過不斷地實踐和總結,對茶療的內涵和應用,由約向博,由淺入深,發展到今天,茶療已成為祖國醫藥學寶庫中的壹塊瑰寶,為廣大群眾所喜用,在醫療保健事業中,正在繼續作出越來越大的貢獻。

1、茶葉含有豐富的營養物質

茶葉所含的營養物質是相當豐富的,諸如蛋白質、氨基酸、糖類、脂類、維生素、無機鹽和微量元素均有之。但由於人們是飲用茶湯,所以上述營養物質的攝取情況又是各有特點的。

(1)維生素類

人體對維生素的需要量雖然很少,但其參與人體中許多主要的生理代謝過程,與人體健康的關系極大,因此它是維持生命必不可少的壹類營養素。茶葉含有多種維生素,其中既有水溶性的,如維生素C、維生素B(B1、B2、B6、B12、尼克酸等)、維生素P等;又有脂溶性的,如維生素A、D、E、K等。由於飲茶通常主要是采用沖泡飲湯的形式,所以脂溶性的維生素幾乎不能溶出而難於被人吸收。因此,這裏主要是談談水溶性維生素。

維生素C在克茶葉中含有--毫克,比等重的橘子、蘋果所含高得多。維生素C參與膠元蛋白的合成,當缺乏維生素C時,容易引起膠元蛋白合成障礙,臨床表現為血管壁的通透性及脆性增加,容易出血,如牙齦、皮下、粘膜等處出血,也不利於創傷的愈合,此外還表現為骨質脆弱、骨骼、牙齒等易於折斷或脫落。維生素C具有廣泛的解毒功能,還能使不易吸收的三價鐵離子還原成易吸收的二價鐵離子,促進腸道中鐵的吸收,有利於缺鐵性貧血的康復。維生素C可阻止亞硝胺在體內的合成並促進其分解,而亞硝胺是壹種常見的致癌物質,因此維生素C也具有防癌抗癌的作用。

茶葉中的維生素B1的含量比蔬菜高,與豆漿相仿。維生素B1參與體內的糖代謝過程,當其缺乏時,糖氧化障礙,因此神經組織所需的能量供給也就減少,以致影響神經組織及心肌的代謝和機能,而出現下肢沈重,手足皮膚麻木,心跳加快,心臟擴大和心力衰竭等癥狀(臨床上稱此為腳氣病)。維生素B1缺乏還常消化不良、食欲不振等癥狀。再則,維生素B1對多發性神經炎、慢性酒精中毒的康復也有壹定的作用。

維生素B2在壹般食物中是最為缺乏的營養素之壹,但茶葉中的含量卻相當高,它比大米高20倍,比大豆高5倍,比瓜果亦高20倍,因此,經常飲茶可以補充維生素B2的不足。維生素B2參與人體內糖、蛋白質、脂肪的代謝,能維持正常的視覺機能,其缺乏時將引起眼結膜炎、口角炎、舌炎、脂溢性皮炎等。

茶葉中含有維生素B6。其能促進氨基酸的吸收和蛋白質合成,為細胞生長所必須;能發展生產改善肝炎病人的食欲和癥狀;參與脂肪代謝,能降低血中膽固醇,故用治動脈粥樣硬化;能刺激白細胞的生成,可用於白細胞減少癥。

茶葉中含有維生素B12。其參與體內某些氨基酸的合成及脂肪與糖的的代謝,缺乏時可導致巨紅細胞性貧血。其對神經系統和肝臟也有壹定作用,可用於神經炎、神經萎縮、神經痛等,亦可用於傳染性肝炎、肝硬化等。

茶葉中含有尼克酸,又名維生素PP或煙酸。其缺乏時可引起癩皮病,開始時全身無力,以後皮膚暴露部分出現對稱性皮炎,並伴有消化道癥狀(口舌發炎、食欲不振、消化不良、腹泄等)和精神癥狀(抑郁、記憶力減退等)。尼克酸能抑制膽固醇的合成,有降低血漿膽固醇的作用。還有較強的周圍血管擴張作用,常用治血管性偏頭痛、凍傷及血栓閉塞性脈管炎等。

茶葉中還含有維生素P,又名路丁。其能維持毛細血管抵抗力,降低通透性及脆性;促進細胞的增生和防止細胞的凝集。此外,尚有抗炎、抗過敏、利尿等作用。

(2)無機鹽與微量元素

茶葉中所含有無機鹽與微量元素壹般為4%-7%,其中壹半以上可溶於熱水,被人吸收利用。其特點是所含的種類相當齊全,多達40多種,其中人體生命活動必需的常量元素(即人體含量較多,約占人體總灰分60--80%的元素)鈣、鎂、鉀、鈉、磷、硫、氯等7種均有之;人體必需的微量元素(即人體含量小於體重0.01%的元素),如鐵、鋅、銅、錳、鈷、鉬、氟、錫、矽、礬、硒等亦有之。

無機鹽與微量元素是人體的重要組成成分,並具有重要的生理功能。現就我國人民膳食中比較容易缺乏,而茶葉中又要含有的鈣、鐵、鋅和具有重要保健與防癌抗癌作用的硒及氟來具體談談。

鈣是構成骨骼和牙齒的主要成分。人到40-50歲後,鈣的溶出占優勢,可出現骨質疏松癥,易於骨折,且女性高於男性。鈣能維持神經與肌肉的正常活動,如血清鈣量降低時,可使神經肌肉的興奮性增高,引起抽搐。鈣還具有消炎、消腫和抗過敏等作用。喝茶有壹定的補鈣作用。

鐵是構成紅細胞成熟階段所需的血紅蛋白的必要元素。缺鐵時,血紅蛋白形成減少,就會發生缺鐵性貧血。飲食中的鐵還可預防壹種病,叫做“缺鐵性咽下困難”。有人認為這種病可能與胃癌及食管癌的發生有關,考慮到缺鐵會使胃中生長壹些細菌,很可能正是這些細菌將亞硝酸鹽轉化成亞硝胺,進而致癌。

鋅是人體內多種酶的組成成分,或是酶的激活劑,在機體新陳代謝過程中起著極其重要的作用。缺鋅可以表現為皮膚創傷不易愈合,免疫能力下降,容易感染;食欲減退,味道異常等等。有報道說成人每天飲上5杯茶,那麽從中攝取的鋅,壹般就可以滿足人體需要量的10%左右。

硒在人體內發揮抗氧化作用,是重要的自由基清除劑,因而有著良好的保健和延緩衰老的功效。硒在體內可與有害金屬汞、鎘、鉛等形成復合物而解毒,並使其排出體外。硒還有促進生長發育,保護視覺器官的作用。缺硒能導致克山病,其以心肌損害為主要特征,表現為心臟擴大,心率失常,嚴重者出現心力衰竭。尤其是硒有抗腫瘤作用。成人每天飲5杯茶,從中攝取的硒,壹般就可以滿足人體需要量的25%。

茶葉中氯的含量壹般為-PPM。氟也是構成人體骨骼和牙齒的成分之壹。能提高牙齒抗酸能力,並抑制細菌對牙齒的作用。若缺氟就可引起齲齒(蟲牙)和骨質疏松癥。氟還具有壹定的抗癌作用。

(3)氨基酸類

茶葉中所含的氨基酸雖然量比較少,但特點是種類較多,其比較適合人體需要。在其所含的20余種氨基酸中,就有賴氨酸、色氨酸、苯丙氨酸、蛋氨酸、蘇氨酸、亮氨酸、異亮氨酸及纈氨酸等8種人體必需氨基酸(即體內不能合成或合成太慢,而須由食物供給者)。另外,還有茶氨酸、谷氨酸、胱氨酸、半胱氨酸、甘氨酸、組氨酸、絲氨酸、精氨酸等。氨基酸是人體合成蛋白質的必要材料,而蛋白質則是壹切生命的物質基礎。此外,壹些氨基酸還有其它功效。如茶氨酸的擴張血管、松弛支氣管的作用。胱氨酸和半胱氨酸有解毒和抗輻射作用等等。

(4)蛋白質、糖類和脂類

茶葉中的蛋白質含量不少,但能溶於水的不到2%,所以攝取蛋白質並不是飲茶的目的。茶葉中的糖類含量高達30%,但其中能溶於水的不過4--5%。因此,茶實際上是低糖、也就是低熱量飲料。茶葉中脂類物質總含量約2--3%,而其中溶解於水的又不到10%,所以茶葉實際上也是低脂肪飲料,這和低糖壹樣,也是21世紀上選飲料的必備的條件之壹。

2、茶葉具有多彩的藥效成分

茶葉不但含有豐富的營養物質,而且還具有多彩的藥效成分。如票呤類生物堿、茶多酚、脂多糖、芳香化學物等。它們和營養物質共同構成了茶療的堅實基礎,亦即是茶療功效的所以然者。

(1)票呤類生物堿

茶葉中所含有的票呤類生物堿,主要是咖啡堿,其次則是茶堿、可可堿等。三者的藥效作用基本相似,但又有所側重,總的來說,是起到相輔相成的綜合性作用。

茶葉中的咖啡堿含量約1--5%。其藥效作用主要是能興奮高級神經中樞,使精神振奮,頭腦清醒,思維活躍,效率提高;並能增強肌力,有利於消除疲勞。尤其是咖啡堿的這種對高級神經中樞的興奮作用,是壹個加強興奮的過程,亦即是壹種接近正常重量的興奮。而其它壹些興奮劑,如酒精、煙堿、嗎啡之類,則是通過削弱抑制過程來引起興奮作用,其往往伴有繼發性抑制或對人體產生毒害作用。兩者有著本質的區別。咖啡堿可直接興奮心臟,擴張冠狀血管,因而有強心作用;並可對末梢血管直接擴張,從而改善末梢循環。咖啡堿能增加腎臟的血流量,提高腎小球的濾過率,並對膀胱也有壹定的刺激效應,故而產生利尿作用。咖啡堿還能增強胃的分泌,幫助消化,增進食欲。咖啡堿尚有壹定的松弛平滑肌的作用,故亦可防治支氣管哮喘、膽絞痛等。

茶葉中茶堿的含量約為0.05%。其主要藥效作用與咖啡堿基本相似,但興奮高級神經中樞的作用比咖啡堿弱,而強心、擴張血管、松弛平滑肌、利尿等作用於較咖啡堿強。其利尿的關鍵在於抑制腎小管對原尿中水分的重吸收。

茶葉中可可堿的含量約為0.%,其主要藥理作用與咖啡堿、茶堿基本相近,興奮高級神經中樞、利尿的作用比上述兩者都弱,但其利尿作用卻持久性較強。至於強心、松弛平滑肌的作用,甚於咖啡堿而次於茶堿。

(2)茶多酚

茶多酚又叫茶單寧,也稱茶鞣質,茶葉中含量約10-20%。茶多酚的組成物質約有30多種,絕大多數都具有藥效作用,但其中以兒茶素為主體,作用也最為重要。

茶多酚具有凝結蛋白質的收斂作用,能與菌體蛋白質結合而使細菌死亡。實驗也證明其對各型痢疾桿菌皆具有抗菌作用,效價與黃連不相上下;對沙門氏菌、金黃色葡萄球菌、乙型溶血性鏈球菌、白喉桿菌、炭疽桿菌等都有找抑菌作用。

茶多酚能明顯抑制體內膽固醇、甘油三脂(均為血脂主要成分)含量的上升,並能促進脂類化合物從糞便中排出,還能改善毛細血管壁的彈性,因此對防治動脈粥樣硬化、高血壓及肥胖都具有重要的作用。

茶多酚還是很強的抗氧化劑,在體內可保護細胞免受自由基損害,也能防止體內維生素A、C等的氧化,從而維持它們在體內的功能。同時也可預防體內脂質過氧化,減少脂褐質的形成,從而表現出良好的延緩衰老的作用。

茶多酚也具有防癌、抗癌的功效。其機理主要是能清除體內自由基;調整致癌引發物的代謝過程,抑制致癌物質的最終形成;抑制致癌基因DNA共價結合等。

此外,茶多酚還能活血化瘀,抑制血栓形成,從而對血栓閉塞性疾病,如脈管炎、腦血栓形成等有壹定的防治作用。能抗輻射損傷,對因輻射引起的白細胞數降低有明顯的回升作用。能吸附鉛、汞等有害金屬離子,結合成不溶性的金屬鹽,從而解毒並最後排出體外。還能降低血糖、對防治糖尿病亦有壹定意義。

(3)脂多糖

脂多糖是脂和多糖結合在壹起的大分子復合物,茶葉中脂多糖的含量約為3%左右。其在短時間內可增強機體的非特異性免疫功能;並且還具有改善機體造血功能,保護血相,抗輻射損傷的作用。

(4)芳香化學物

茶葉含有多種揮發性芳香物質,其中如紫羅蘭酮、茉莉花素等,總共約占0.6%左右。飯後用茶水漱口,既可以去油膩,又可以潔齒固齒,並防治口臭。

應當指出,以上是就各個營養物質和藥效成分縱向介紹它們的作用,但在實際上,它們作為茶葉的成分,多是橫向綜合揮發作用的。比如維生素C、微量元素硒和茶多酚等,就是共同起到延緩衰老的作用,又是共同起到防癌抗癌及對鉛、汞等有害物的解毒作用。再如茶多酚、維生素C、尼克酸和維生素P等,綜合起到降脂強心的作用。

3、茶的保健功能和療效

飲茶有益於人體健康,早在幾千年前已有記載。唐代著名醫學家陳藏器在《本草拾遺》中寫道:“諸藥為各病之藥,茶為萬病之藥”,這雖系誇張之詞,但是足見茶對人體健康的積極作用早已為我國祖先所認識。茶對人體至少有61種保健作用和20余種病的治療效果。80年代來現代醫學的大量研究,更進壹步證實了茶葉具有提神、強心、益思、解渴、利尿、消食、殺菌、解毒、防齲、抗輻射、防衰老、降壓、降血脂、降血糖、抗癌抗突變等多種功效。這些效果已不只是古代相傳的偏方和經驗,而是從生物化學、藥理學、生理學、病理學等不同角度、不同學科加以證實。以下從幾個方面介紹和說明茶葉對人類健康的積極作用及其作用機制。

(壹)生津止渴、消熱解暑

《茶譜》中記載:“人飲真茶能止渴”。飲茶可以解渴,人所共知。盛夏酷暑,壹杯綠茶頓感滿口生津。除了茶湯為人體補充水分外,還因為茶葉中的多酚類化合物、遊離糖、維生素C和皂甙化合物與口腔中的唾液反應,使口腔得以濕潤,產生清涼感覺,也起到明顯止渴的效果。此外,茶葉中的少量有機酸和維生素C對口腔產生的粘膜起著刺激作用,因而促進了唾液的分泌,同時茶葉中的芳香性揮發物質在揮發的同時帶走了部分熱量,使口腔產生清新感覺。咖啡堿的利尿作用也使得大量熱量散失,利於體溫下降。有人曾用紅外溫度記錄儀測量了茶葉對人體體溫的影響,結果表明,在飲熱茶後9分鐘,人體體溫即可下降1--2攝氏度,15分鐘後恢復到原來的體溫。

茶葉還是壹種清熱消火的飲料。我國著名古代醫學家李時珍在《本草綱目》中寫道:“茶苦而寒,陰中之陰,沈也,降也,最能降火,火為百病,火降則上清矣!”從中醫學角度而言,茶葉,特別是綠茶,是壹種清火的涼性食品。老年人飲茶清熱,特別適宜。常飲綠茶,特別是春茶,對糾正老年陰虧陽亢體質、卻病延壽有積極作用。

(二)利尿解毒

飲茶可以利尿,眾所周知。茶葉中含有2.5--5.0%的咖啡堿、茶堿和可可堿,這些生物堿是壹類利尿劑,能抑制腎小管的再收吸,使尿中的鈉離子含量增加,這些化合物還可以興奮中樞神經,直接舒張腎血管,增加腎臟中的血流量,從而增加腎小球的濾過率。此外,茶葉中的黃酮類化合物和上述幾種生物堿有增效作用,使利尿作用更加明顯。茶葉中還含有壹種名為6,8-二硫辛酸的化合物,這是壹種具有利尿和鎮吐功效的化合物。

茶葉還具有解毒的功效。其原因是和所含的咖啡堿、茶多酚等成分有關。茶葉中的鞣酸可和重金屬或各種生物堿類物質相結合而產生沈澱,因而有解毒功效。除了這種在人體中發生的解毒作用外,茶還可以使水質中存在的壹些重金屬元素(如鉛、鋅、汞等)反應,在飲入人體後通過排尿排出體外。

飲酒後壹杯濃茶是我國人民日常生活中經常采用的壹種民間解酒習俗。酒醉後往往大腦神經呈現麻痹狀態,以致引起瞌睡。而茶葉中的咖啡堿和多酚類化合物則對大腦皮層起著覺醒和興奮作用,因此和酒精引起的抑制過程相對抗,達到解酒的效果。茶葉中含有豐富的維生素,是肝臟分解酒精時不可少的物質。

抽煙對人體健康危害很大,可謂有百害而無壹利。每抽壹支煙可使人體內維生素C含量減少25毫克,抽煙者血液中的各種維生素總量的濃度明顯低於不抽煙者。如果壹天抽壹包煙以下的人,血液中維生素濃度降低25%,抽壹包以上的人可降低40%左右。抽煙要消耗維生素C,若能配合飲茶,就可補充維生素C,起到解煙毒的作用。此外,在抽煙過程中,點燃的卷煙,其局部溫度可高達--0度,可形成種化合物,其中對人體危害最大的是尼古丁和焦油,是壹種強烈的致癌物。研究表明,茶葉中的多酚類化合物可以和吸煙時產生的有害化合物相結合而產生沈澱,茶多酚還可以抑制由氣態的煙霧引起的損傷;將茶葉的提取物加在煙絲中具有消除尼古丁的作用;飲茶還可以加速對已進入人體內的尼古丁進行降解。因此,吸煙者提倡同時飲茶以盡可能地減小吸煙引起的危害。

(三)益思提神

飲茶可以提神是中國人人皆知的壹個生活常識。人們在緊張工作、勞動之余,飲茶壹杯可以振奮精神、解除疲乏;在伏案寫作時,飲茶壹杯可以敏捷思路;在辦公時飲茶壹杯可以提高工效。那麽茶為什麽可以益思提神呢?人體大腦中的神經細胞大約有億個,這是人的生命得以維持的中樞。腦細胞的活動機能靠糖和氧來維持,它的能量的來源是靠ATP(腺甘三磷酸)提供的,而ATP的原料是AMP(腺甘酸)。咖啡堿可使AMP的含量增加,因而也增加了ATP合成的原料,使得腦細胞能旺盛地生存和活動,因而飲茶能起到消除疲勞、增進大腦皮層活動的作用。茶葉中的咖啡堿具有刺激人體中樞神經系統的作用,特別是對處於遲緩狀態的大腦皮層可以轉為興奮狀態,再進壹步引起延腦的興奮,這樣就起到驅除睡意、解除疲勞、增進活力、集中思路的作用。

(四)堅齒防齲

齲齒、心血管疾病和癌癥被聯合國世界衛生組織列為世界上最常見的三種人類多發病。現代社會由於甜食數量的增加,齲齒率也隨之明顯上升。關於飲茶可以防齲齒在我國宋代即有記載,現代醫學研究也表明,經常飲茶可以預防齲齒。我國湖南省曾對0余名小學生進行飲茶防齲的實驗。結果表明,每天飲茶壹杯可使患齲齒率下降40%--51%。在余名長期飲茶者的調查中,患齲齒率66.1%,而名不飲茶的人群中,患齲齒率高達80.96%。

茶葉為什麽能防齲呢?茶樹是壹種能富集氟的植物,是植物界中氟素濃度含量最高的幾種植物之壹,比壹般植物的含量可高十倍至幾百倍。氟和牙齒有健康有密切關系。氟離子具有促使再礦化作用,提高牙釉質的硬度、增強牙釉面的抗酸能力。

茶葉中的多酚類化合物也是茶葉防齲作用的有效化合物。茶多酚化合物通過什麽途徑來發揮其防齲作用呢?壹是直接殺死或抑制齲齒細菌。二是茶多酚類化合物可以抑制齲齒細菌在牙表面的粘附。三是兒茶素類化合物可以抑制葡糖基轉移酶的活性。壹般每杯茶中含有50-毫克茶多酚,足可抑制齲齒細菌在牙表的活性。

根據上述可以看出,茶葉的防齲效果是由茶葉中的氟素和茶葉中的多酚類化合物共同構成的綜合性防齲作用。

(五)增強免疫

人體具有其自身的免疫功能以抵抗外來微生物的侵襲,保持機體的健康。這種免疫防禦系統是通過免疫蛋白體的形成以識別入侵人體的病原,然後由人體中的白血球和淋巴細胞產生抗體和巨噬細胞來行使圍殲任務。飲茶可以提高人體中的白血球和淋巴細胞的數量和活性以及促進脾臟細胞中白細胞間素的形成,因而增強了人體的免疫功能。

人體的免疫機能和消化道的微生物區系組成有很大的關系,特別是消化道系統的疾病。壹個成人消化道中的細菌數約有兆,這些細菌中有的是有益細菌,有的是有害細菌。消化道中有益細菌和有害細菌種群數量的起伏決定了腸道免疫的健康狀況。有害細菌對人體腸道內的營養物質進行分解,產生有害物質。此外,壹些有害細菌的數量增加到壹定程度,便會構成人體消化道疾病。相反,壹些有益細菌(如雙歧桿菌)在腸道中可以形成各種營養物質。當雙歧桿菌數量較多時,它可以分泌乳酸、醋酸以抑制有害細菌的增殖,從而免除疾病的發生,因此比歧桿菌對維持腸道的正常蠕動,及時排出有害物質,保護肝臟、腦和心臟等生命器官有重要作用。雙歧桿菌還可以使亞哨胺等致癌物質數量減少,並激活體內吞噬細胞,增強抗癌能力。因此人體腸道內雙歧桿菌的種群數量在某種意義上表明人體的免疫力和健康狀況,特別是人體對消化道疾病的抵抗力。飲茶可使消化道中雙歧桿菌增殖並促進生長,同時對有害細菌具有殺菌和抑制生長作用。

(六)預防衰老

如何預防衰老是近年來國際上的壹個重點研究課題。人為什麽會衰老?

有壹種學說認為,人體衰老的壹個重要原因是過量的自由基引起的。人體產生的自由基可可以直接或間接的發揮強氧化劑的作用。它壹經產生,就對人體中產生惡性連鎖反應。它首先攻擊不飽和脂肪酸,使之產生自由基,脂類自由基又去攻擊另壹些不飽和脂肪酸,使之氧化,從而損傷生物體大分子和各種細胞成分,也可以通過自由基引起脂質過氧化,對生物膜、小動脈或中樞神經都有壹定損害作用。自由基還使人體表面和內臟及細胞表面產生“老年斑”,促使臟器的衰老。研究表明,茶葉中的多酚類化合物對自由基具有很強的清除效應。據用綠茶水提取液和綠茶茶多酚類化合物進行研究表明,它們對自由基的清除效果可達98%,且效果優於維生素C、E。

人體衰老的另壹個重要原因是體內脂肪的過氧化過程。脂質過氧化是指在我們日常生活中,壹些油脂(如豬油、食用植物油)、肉制品(如火腿、鹹肉、香腸等)或含油脂較高的食品(如餅幹、月餅、速泡面、松子、瓜子、花生等)在貯存時間較長時出現異味,顏色變黃。這就是因為這些食品中的脂肪被氧化,產生了過氧化物。這些過氧化物會使人體組織中的細胞膜受損傷,造成對健康的重大障害,例如貧血、動脈硬化和糖尿病等。茶葉中含有豐富的維生素C、E,都有很強聽抗氧化活性。還有兒茶素類化合物,具有更強的抗氧化性,可以抑制脂質的過氧化作用。在我國和日本等國已將綠茶茶多酚或兒茶素類化合物開發成壹種可以預防人體衰老的輔助藥物,並已在市場上作為商品出售。

(七)殺菌抗病毒

茶葉可以殺菌,早在唐宋年間醫書上就有報道。有許多關於用復方配成的治療痢疾、霍亂的方劑。壹般細菌在茶汁中20小時內即可死亡,對傷寒、赤痢菌8-11小時內可殺滅,對霍亂菌2小時內即可致死。目前已經知道,茶葉中的兒茶素類化合物對許多人體有害細菌有殺滅作用。

除了病原細菌外,茶葉對許多引起人體皮膚病的病原真菌,如頭狀白癬真菌、汗泡狀白癬真菌和頑癬真菌等寄生性真菌具有很強的抑制作用。在培養基中加入1.25%的茶葉提取液可完全抑制須發癬真菌和紅癬真菌的生長。此外,將老茶樹葉研細成末用濃茶汁調和,可用以塗抹在患處,以治療帶狀皰疹、牛皮癬。

(八)降脂減肥

飲茶促進人體脂肪代謝和降低血脂的原因有四個方面:壹是因為咖啡堿與磷酸、戊糖等物質形成核甙酸,它對食物營養成分的代謝起著重要的作用,尤其對脂肪具有很強的分解作用。二是因為咖啡具有興奮中樞神經系統的功能,提高胃酸和消化液的分泌量,因而增加了人體腸胃對脂肪的吸收消化。三是茶葉中的兒茶素類化合物可以促進人體脂肪的分解,防止血液和肝臟中甾醇和中性脂肪和積累。四是茶葉中的葉綠素壹方面具有阻礙腸胃道對膽固醇的消化和吸收,另壹方面可以破壞已進入腸、肝循環的膽固醇,從而使體內膽固醇含量水平降低。

(九)降血壓、預防心血管疾病

高血壓是人類的壹種常見病,尤其是城市居民。茶可以降壓,在我國的傳統醫學中早有報道,有不少以茶為主的復配藥方治療高血壓和冠心病,如綠茶山查湯、綠茶柿葉湯、綠茶川芎湯等。由於茶葉具有降壓和降血脂的作用,因此對動脈粥樣硬化和血栓也同樣顯示有預防和治療效果。所謂動脈粥樣硬化是指動脈內壁因脂肪類物質和膽固醇的沈積而加厚的過程,這種血管內壁的增厚可使動脈變窄,甚至完全堵塞,因而影響血液在冠狀動脈中的流動。除了脂質沈積處,組織上還會出現壞死。茶葉浸出液具有抗凝和促進纖維蛋白溶解的作用,同時有改善血液高凝狀態的作用。

(十)消臭、助消化

茶葉可以消除口臭早為人知。早晨起來喝壹杯濃茶,可以清除口腔中的粘性物質既可凈化口腔,又可以提神清口。茶葉中的兒茶素類化合物消除口臭有如下四方面的作用:1、清除口腔中的口臭物質--甲基硫醇;2、與口腔細菌作用的基質--氨基酸相結合;3、對口腔中細菌有殺菌和制菌作用;4、純化口腔唾液中的酶類。

除了消化不良引起的口臭外,對於吸煙引起的口臭,茶葉也同樣可以起著消除和減弱口臭的作用。

飲茶壹方面可以消除口臭,另壹方面可以有助於消化。這是因為茶葉中含有芳香物質,這類物質不但能刺激胃液分泌,有助於消化吸收,而且能消除胃中積垢,減輕口幹、口臭等癥狀。

(十壹)降血糖、預防糖尿病

糖尿病也是當今社會中的壹種人類常見病,是壹種以高血糖為特征的代謝內分泌疾病。它是由於胰島素不足和血糖過多引起的糖、脂肪和蛋白質等代謝紊亂。患者具有高糖癥狀。茶對中、輕度糖尿病有明顯的療效。其原因是因為茶葉中的茶多酚和維生素C能保持人體微血管的正常堅韌性、通透性。這對原來微血管脆弱的糖尿病患者來講,可通過飲茶恢復其正常機能,有利於糖尿病的治療。此外,茶湯中含有可調節人體糖代謝障礙的各種成分,茶葉中的二苯胺、多糖化合物和兒茶素類化合物對人體糖代謝障礙有調節作用。

(十二)明目、治療眼科疾病

茶可明目,中國古醫書和《茶譜》、《神農本草經》、《本草通元》和《本草備要》等書中早已記載。茶葉中所含的胡蘿蔔素對眼的功能極為重要。胡蘿蔔素又名維生素A原,可以增強視網膜的感光性,因此在明目之效。

此外,茶葉中的維生素B1是維持神經生理功能的重要物質,可以防治因患視神經炎而引起的視力模糊和眼睛幹澀。茶葉中維生素B1的含量約為每克茶葉中含-微克,每飲茶壹杯相當於攝入2-3微克維生素B1。維生素B2

是維持眼網膜正常功能必不可少的活性成分,對防治角膜炎、角膜混濁、眼幹懼亮、視力衰退等病有效。

另外,茶葉中維生素C的含量可以和檸檬、豬肝相仿。維生素C是人眼晶體的重要營養物質,晶體中維生素C的含量也比壹般組織要高。因此飲茶對人眼具有良好功效。

(十三)清肝、保護肝臟

茶葉中兒茶素可防止血液和肝臟中的膽固醇和中性脂肪和積累,這和茶有清肝作用有關。茶葉中的壹種兒茶素被國外開發作為肝臟保護劑,尤其對慢性肝炎有防效。

(十四)防治壞血病

飲茶可以預防和治療壞血病,這在國外報道甚多。歷史上許多戰爭(特別是海戰)或航海及少數民族地區由於缺乏蔬菜、水果供應而發生壞血病。茶葉中富含維生素C可以預防和治療壞血病,而且易於攜帶。

除了維生素C外,茶多酚化合物的抗氧化作用和與金屬的螯合作用可以防止體內維生素的破壞。

(十五)防輻射

茶葉中的兒茶素類化合物可以吸收90%的放射性同位素,防止在體內擴散,而且吸收的速度很快,以致放射性同位素在尚末到達骨髓時即已被吸收。茶葉防輻射的有效成分,據實驗證明主要是茶多酚類化合物、脂多糖、維生素C、維生素E及部分氨基酸。其作用機理也是針對輻射引起過量自由基並導致過氧化毒害而產生的解毒作用,茶多酚類化合物可以抗氧化和清除自由基,因而達到抗輻射效果,起著壹種輻射保護劑的作用。因此有人建議在看電視時飲茶,這既是壹種享受,也是壹種防護輻射波的有效而簡便的方法,因此有人將茶葉稱為“電視飲料”。

(十六)抗過敏

現代化工業的發展使得人們賴以生存的空氣中往往會夾雜壹些汙染物。這些汙染物的數量盡管很低,但有時會引起某些人的過敏癥。當人的呼吸道吸入花粉,等出現過敏癥狀,人體會產生免疫反應,形成抗體免疫球蛋白。這種球蛋白可以和人體肥滿細胞的細胞膜相結合,在細胞中形成顆粒狀物,並釋放出組胺,增加毛細血管的透性,以及引起平滑肌收縮,於是在皮膚上出現紅皰狀過敏癥狀。嚴重時全身均會出現紅皰,奇癢難忍,痛苦不堪。因此治療過敏癥狀的藥物作用在於阻止組胺的釋放。在不同茶類中,發酵茶(如紅茶)對抑制組胺從肥滿細胞中釋放的效果最為明顯,0.5毫克/毫升劑量可使組胺的釋放率抑制90%;半發酵茶(如烏龍茶)的抑制效果在70--85%間;不發酵茶(如綠茶)的抑制效果較前兩者差。茶葉的這種抗過敏活性的有效成分證明是兒茶素類化合物。

(十七)抗潰瘍

80年代中期發現,茶葉對預防人體的消化道潰瘍有壹定作用。消化道潰瘍是由於人體胃蛋白酶的消化作用和胃粘膜的防禦作用之間平衡失調所引起的,而茶葉中的兒茶素對胃蛋白酶消化作用的抑制和對胃粘膜防禦作用的增強兩方面發揮作用,還可以抑制胃酸的排出。

(十八)治療便秘

便秘是壹種常見的生理性障礙疾病,特別是中老年人。據統計,80%以上的老年人都有不同程度的便秘。便秘常分兩類,壹類是腸管肌肉收縮弛緩,難以排出體外,這種便秘稱弛緩性便秘;另壹類是因為精神緊張引起腸道不能收縮,以致不能排出體外,這種便秘稱緊張性便秘。當水分和纖維性儀器攝入量少時易於產生便秘。飲茶因為可以刺激胃腸道反應,加速大腸蠕動,並且具有安定精神的作用,通過自律神經調控腸管,因而飲茶對第二類便秘有較好的效果。

(十九)抗癌抗突變

癌癥是當今世界上引起人類死亡率最高的疾病之壹。癌癥的病因有生物學的(如病毒)、物理學的(如紫外線輻射、射性輻射)和放化學的(化學致癌物)三種。

1、飲茶有沒有抗癌抗突變的功效?

國內外的大量研究表明,不同的類別的茶葉(包括鮮葉、紅茶、烏龍茶、綠茶)、不同茶葉組分(熱水提取液、溶劑提取液、茶多酚化合物、各種兒茶素類化合物等)對多種癌癥(肺癌、胃癌、皮膚癌、直腸癌等)具有抗癌抗突變效果。從已進行的活體外實驗、活體內實驗和流行病調查中,到目前為止雖然還不能作出肯定的結論,但可以看出,茶葉或茶葉提取物對各種癌癥,特別是胃癌、肺癌、肝癌、腸癌、皮膚癌等具有預防和抑制效果。根據大量研究結果,可以認為,茶對癌癥的預防作用大致可以分為兩個目標:即壹般人群和目標人群。對壹般人群而言,茶葉也許是最價廉而又最實際的癌癥化學預防劑;而對目標人群而言,也就是對高危險人群,肺癌、胃癌,皮膚癌和肝癌可以認為是茶葉防癌的有效目標。

2、茶葉抗癌抗突變的有效組分及其作用機理

茶葉的抗癌機理主要有如下七條途徑:

(1)抗氧化作用和清除自由基

(2)抑制致癌物的形成。

(3)抑制致癌物質的致癌過程

(4)抑制癌細胞的增殖

(5)增強免疫機能。

(6)抑制致癌基因和人體內脫氧核糖核酸(DNAA)的共價結合,因為只有致癌基因和人體的DNA結合後才有可能使突變的基因進入致癌過程而引起癌細胞的增殖,而茶葉中的有效組分具有抑制這種共價結合的效應。

(7)抑制致癌過程中的引發作用和促發作用。

3、名人談茶效

1、愛茶人朱德作茶詩贊延年益壽

朱德的興趣廣泛,愛好書法、作詩,也愛茶,常到茶區視察工作,其壹生與茶結下不解之緣,即使是革命戰爭的艱苦年代,也隨身帶有茶葉,飲茶已成為他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事情,他認為堅持常年飲茶是延年益壽的壹種決竅。年,朱德在廬山植物園品飲“廬山雲霧茶”之後,頓覺心曠神怡,精神大振,因而詩興勃發,當即寫下五絕壹首:

廬山雲霧茶,味濃性潑辣,

若得常年飲,延年益壽法。

這首茶詩充分表達了朱德知茶、愛茶、信茶的情感。他深知“廬山雲霧茶”產地環境條件得天獨厚,海拔高,土壤肥沃,雲霧多,從而使茶葉內含物質豐富,茶葉品質優良,滋味濃烈。並根據他多年飲茶保健的經驗,斷定凡此好茶,只要堅持常年飲用,必定有益於人體健康,達到益壽延年的目的。

2、孫中山認為清茶最有益於養生

中國民主革命先驅孫中山先生是壹位愛茶至深,極重視茶葉生產,主張發展茶葉實業,將其納入建國方略的內容,孫中山先生對飲茶有很高的評價,且認為清茶淡飯最有益於養生。他在《建國方略之壹,孫文學說-知難易行》中說道:“中國常人所飲者為清茶,所食者為淡飯,而加以菜蔬豆腐,此等之食料,為今日衛生家所考得為最有益於養生者也。故中國窮鄉僻壤之人,飲食不及酒肉者,常多上壽”。他還在此文中指出:“茶為文明國所既知已用之壹種飲料…..就茶言之,是最合衛生,最優美之人類飲料,中國實出產之,其種植及制造,為中國最重要工業之壹。前此中國曾為以茶葉供給全世界之唯壹國家,今則中國茶葉商業已為印度、日本所奪,惟中國茶葉之品質,仍非其他各國所能及。印度茶含有丹寧酸太多,日本茶無中國茶所具之香味,最良之茶,惟可自產茶之母即中國得之。”

3、慈喜習慣飲花茶安神養身

慈喜太後心狠手辣,禍國殃民,然她在亂世紛爭的生活中,卻有她的壹套養生之道,白天喜愛飲用金色銀花茶,晚上臨睡前飲用糖茶,就連服用滋補的珍珠粉也喜歡用茶水送服。據宮中禦女官德齡當時的記錄可見其十分註意飲茶養生:“壹個太監送進壹杯茶來,茶杯是純的美玉做的,茶托和蓋碗都是金的。接著又有壹個太監捧著壹只銀托盤,裏面有兩只和前壹只完全相同的白玉杯子,壹只盛金銀花,壹只盛玫瑰花,杯子旁邊還放有壹雙金筷。兩個太監都在太後前面跪下,將茶托舉起,於是太後揭開金蓋,挾了幾朵金銀花放進茶裏。”金銀花性寒味甘,清熱解毒,茶水浸金銀花,增進了茶的滋味,也強化了茶水的保健作用,慈喜的這壹偏好,也許正適合她的口味,有好的健身效果。太後除此偏好之外,還喜歡在臨睡前喝壹杯糖茶,然後頭枕在填滿茶葉的枕頭上才能安穩的睡覺,據她的體驗,認為這樣可以安神養身。慈喜的養身之道,講究飲茶也許是其中的重要壹招。

4、乾隆皇帝壹生嗜茶成癖

清朝到了康熙、乾隆時,是我國封建王朝歷史上的壹個昌盛時期,康熙過世後,乾隆25歲登基,他在位60年,政局穩定、國泰民安。享年88歲,是歷代帝王中的長壽者。乾隆治國有方,養生也得法,他壹生以茶為伴,到了晚年,更是嗜茶如命。他在禦花園裏辟有壹間茶室,四壁書畫,陳列精致,環境幽雅,乾隆每天到茶室品茗,修身養性。因此,常年飲茶也許是他從政幾十年,仍然身心健康的秘訣。

乾隆下江南時到過不少著名的茶產地,品嘗過杭州的龍井茶、嶽陽的君山銀針、崇安的大紅袍和安溪的鐵觀音。寫過不少茶詩和文章,對品茶和品泉都十分精通,因此乾隆嗜茶的軼事趣聞不少,其中有壹則關於他85歲讓位時的趣聞流傳甚廣。據傳,當時有壹位老臣無不惋惜地說:“國不可壹日無君!”乾隆聽後哈哈大笑,然後幽默而風趣地答曰:“君不可壹日無茶也!”由此可見,乾隆嗜茶成僻,與茶結有不解之緣。

5、營養學家於若木談中國飲茶與智商

在世界上,中國人的智商名列前茅,聰明智慧是公認的,中國人為何智商高,我國著名營養學家於若木發表了她的獨到見解,她認為應歸功於中華民族數千年的茶文化,是祖祖輩輩長期飲用綠茶而形成高智商的遺傳因素。她說:“中國人有較高的智商是得到很多外國人承認的,這也許與飲茶不無關系。這並不是說他們在國外都喝茶,而是說中華民族的祖先由茶文化培育了較為發達的智力,並且把這優良的素質遺傳給了後代。因此可以說我們都是茶文化的受益者。不管妳已經意識到或還末意識到,不管妳現在是否有喝茶的習慣,均可這樣分析。”她還認為,中國人患動脈粥樣硬化和心臟病的比例比西方低,這也與中國人愛飲茶有關。她說:“我國是茶的故鄉,提倡飲茶,並將茶作為國飲是順理成單章,無可非議的。”

6、陸樹聲著書論茶效

明代愛茶人陸樹聲(9--),農家出身,壹生愛茶,嘉靖年間()考得頭名進士,當官任禮部尚書,後退官隱居田園後,鉆研茶書。年將他品茶的親身體驗寫成《茶寮記》壹篇,內容包括人品、品泉、烹點、嘗茶、茶候、茶侶、茶勛七個方面。其中論述飲茶功效壹段題為“茶勛”(即茶之功勛)稱:“除煩雪滯,滌醒破睡,潭渴書倦,是時茗碗策勛,不減淩煙。”根據他的親身體會認為能除煩悶、消積滯、破睡提神,其效果勝過淩煙,這是符合科學道理的。陸樹聲雖然壹生坎坷,但由於愛茶至深、講究茶道、終於獲得長壽,享年97歲。

7、林語堂認為飲用好茶能延年益壽

文化名人林語堂(--),熟悉茶史、喜愛飲茶,寫有〈茶與交友〉、〈蘇東坡佳人似佳茗〉、〈生活的藝術〉等論茶文章,他認為,好茶不僅能振奮精神,而且有延年益壽之功效。他深有體會地指出:“最好的茶葉是溫和而有回味的,這種回味在茶水喝下去壹二分鐘之後,化學作用在唾液腺上發生之時就會產生。這樣的好茶喝下去之後會使每個人的情緒都為之壹振,精神也會好起來。我毫不懷疑它具有使中國人延年益壽的作用,因為它有助於消化,使人心平氣和。”林語堂的這壹論斷已被現代科學揭示的飲茶能興奮中樞神經有延緩衰老之軾效所證實。

8、吳覺農論飲茶益壽

被譽為“當代茶聖”的吳覺農,壹生從事茶葉事業,是我國當代著名的茶葉專家,為我國茶葉事業的發展創立了不朽的功績。吳覺農壹生愛茶,飲茶方法頗為講究,能根據不同時間不同身體狀況,選用不同的茶葉。比如他八、九十歲以後,常常是上午喝綠茶,午睡以後喝杯紅茶或烏龍茶,晚上壹般不喝茶,有壹套飲茶養生之道。吳老壹直活到93歲,在他90歲高齡時,思維依然敏捷,身體健康。有人問他長壽健身和秘訣何在,他總是說:“我也想不出什麽所以然,大概與多喝茶有關吧:我是搞茶葉的,與茶葉界聯系很多,他們每年都給我寄茶葉來,因此我家裏紅茶、綠茶、烏龍茶,好的差的樣樣都有,隨時可喝,所以我的身體還算健康,至少手腳靈活,做筆記也不必戴眼鏡。特別我的老伴,原來身體很差,後來經常喝茶現在身體比我還好,還能做些家務勞動。”吳老真不愧是茶人典範、飲茶益壽的證人。

9、韓素音論綠茶清飲健身法

著名女作家韓素音對中國茶有特殊的感情和偏愛,平時韓女士喜歡喝綠茶,特別是浙江杭州的西湖龍井茶。長期飲茶的生活習慣和親身體驗,無論是啟發文思還是保持健美的體態,她都有深刻的體會,因此她曾經說過:“尚若我得揮筆對茶贊頌壹番,我要說,茶是獨壹無二的真正的文明飲料,是禮貌和精神純潔的化身”。她幾十年如壹日,每天必需喝茶,她甚至說:“人不可無食,但我尤愛飲茶。”

韓素音女士對飲茶健身有她自己的體會,她主張“清飲”,她常常告訴別人:“我喝茶時,從不吃糕點等東西,也許正因為如此,我才保持了苗條的身材。”她對綠茶的品飲體會尤深,她說:“茶給人無上愉快,當我泡上壹杯好茶,看著杯上蒸汽象白鷺騰空、冉冉而上,茶香四溢,沁人心肺。茶湯黃綠透亮,令人悅目,慢啜細飲,但覺齒頰留芳,更是妙趣橫生,此時此景,常使我懷念起中國,而不是英國。”韓女士是位作家,她伏案寫作時,總是邊喝茶、邊思索、邊寫作。她認為喝了茶才能思維敏捷,思路廣闊,她曾深有體會地說:“如果沒有杯茶在手,我就無法感受生活。”可見茶對她的寫作幫助是很大的。

10、從唐代詩人皎然、柳宗元、顏真卿的詩句中看茶效

中國古代,茶與佛教關系極為密切,不少高僧均通曉茶事,唐代詩僧皎然就是其壹。他寫過不少茶詩,其中論及茶效有壹篇名為《飲茶歌消崔石使君》,詩中曰:“越人遺我漿。壹飲滌昏寤,情思爽朗滿天地;再飲清我神,忽如飛雨灑清塵;三飲便得道,何須苦心破煩腦。此物清高世莫知,世人飲酒徒自欺。……”詩人把浙江嵊縣產的剡溪茶比作長生不老藥“瓊蕊漿”,這雖然有所誇張,但也寫出了詩人壹飲二飲三飲之後的精神感受。

唐代文學家、詩人柳宗元,也寫過壹些茶詩,其中《撰上人以竹間自采新茶見贈酬之以詩》壹首五言詩,有如下詩句:“……滌慮發真照,還原蕩昏邪。猶同甘露飯,佛事薰毗耶。咄此蓬瀛侶,無乃貴流霞。”詩人對茶之功效予以高度評價,並誇張地將茶比作神仙的伴侶,頗為動人。

唐代著名的書法家顏真卿在《月夜啜茶詩》中贊茶功曰:“流華凈肌骨,疏瀹滌心源。”表達了他對茶葉功效的體會。

11、劉貞亮概括飲茶好處為“十德”

唐代劉貞亮喜歡飲茶,並提倡飲茶修身養性,他將飲茶的好處概括為“十德”,即:以茶散郁氣,以茶驅睡氣,以茶養生氣,以茶除病氣,以茶利禮禮仁,以茶表敬意,以茶嘗滋味,以茶養身體,以茶可行道,以茶可雅誌。他不僅把飲茶作為養生之術,而且作為修身之道了。

12、從宋代詩人範仲淹、蘇東坡、梅堯臣、吳淑的詩句中看茶效

宋代文學家範仲淹對茶之功效給予了高度評價,從他的《和章岷從事鬥茶歌》中的壹些詩句可以看出,他以誇張的筆法,贊美了茶的神奇功效:“……眾人之濁我可清,千日之醉我可醒……不如仙山壹啜好,澮然便欲乘風飛。”他把茶看作勝過美酒和仙藥,啜飲之後能飄然升天,這與盧仝的七碗茶歌,“……五碗肌骨輕,六碗通仙靈……”有異曲同工之妙。

宋代大文豪、大詩人蘇東坡的茶詩給人們的印象極深,以前杭州藉香居茶室曾將蘇東坡《飲湖上初晴後雨》詩中“欲把西湖比西子”壹句與《次韻曹輔寄壑源試焙新茶》詩中“從來佳茗似佳人”壹句相配,構成壹副神韻絕妙的對聯:“欲把西湖比西子,從來佳茗似佳人。”美妙的詩句流傳至今,依然被人們贊不絕口。蘇東坡對茶的功效深信不疑,曾有“何須魏帝壹丸藥,且盡盧仝七碗茶”、“意爽飄欲仙,頭輕快如沐”的詩句,這都是“茶迷”詩人的切身感受。

宋代詩人梅堯臣在《答李仲求建溪洪井茶詩》中有贊美茶功的詩句曰:“壹日壹嘗甌,六腑無昏邪。”體會頗深。

宋代文人吳淑在《茶賦》中論茶功曰:“滌煩療渴,換骨輕身,茶荈之利,其功若神。”對飲茶健身的功效給予了高度評價。

13、從明代文人文震亭、周履靖、汪道令的文章、詩句中看茶效

明代文人文震亭在《長物誌》中贊茶謂:“清心悅神,暢懷舒嘯,遠辟睡魔,助情熱意,遣寂除煩,醉筵醒客,佐歡解酒。”

明代文人周履靖在《茶德頌》中贊茶功曰:“潤喉漱齒,詩腸灌滌,妙思猛起,……壹吸懷暢,再吸思陶,心煩頃舒,神昏頓醒,喉能清爽而發高聲。”

明代詩人汪道令在《和茅孝若試(山介)茶歌》中論述茶功曰:“昔聞神農辯茶味,功調五臟能益思。北人生酪不重茶,遂令齒頰館館長饒膻氣。”詩人贊茶功之名句,壹直為後人所稱道。

14、姚雪垠認為飲茶有助文思

現代作家姚雪垠,其長篇歷史小說《李自成》有廣泛的影響。老作家曾經在《酒煙茶與文思》壹文中認為:“煙、酒之外,我獨贊成喝茶,因為茶對人體有許多好處而無壹害。”“飲茶能不能幫助文思呢?我的回答是肯定的,但不要把茶葉的作用說得過火,壹過火就不實事求是了。”

姚雪垠先生飲茶的習慣非同壹般,他每天清晨要做的第壹件事就是泡茶喝茶,尤其喜愛飲用高檔綠茶。他在文章中記述:“我每天早晨二、三點鐘就要起床。漱洗之後,首先將茶杯裏外洗凈,濃濃地泡上杯龍井茶。我照例先沏上半杯,然後收拾寫字臺和文房四寶,事理完畢,再將杯子沏滿,於是安心地坐下來,攤好稿紙或小說的口述錄音提綱本子。這時,全家都在夢鄉,書齋寂靜,樓外無聲,孤燈白發,心清如水,創作興致最好,自覺文思如捐捐清泉。我瞟壹眼放在右手邊的茶杯,但見茶湯嫩綠,淡煙輕起,似有若無,微聞清香,分不清是茶香還是從紗窗外飄進來的花香。我端起杯子,喝了半口,含在口中,暫不咽下,頓覺滿口清香而微帶苦澀,使我的口舌生津,精神壹爽,同時明白了剛才聞到的原是杯中茶香。我在品味後咽下去這半口茶,放好杯子,於是新的壹天的工作和生活開始了。”從這段話中可以看出,姚雪垠翻天覆地的文學創作成績與茶的功效是密不可分的。

15、範瑞娟以茶護嗓音

著名越劇表演藝術家範瑞娟出身茶鄉--浙江嵊縣,從小受父親的影響喜愛喝茶,11歲從藝學越劇表演,易患咽喉炎,她更是以茶作為護嗓、治療慢性咽喉炎的良藥。常年不間斷,體會頗深,她說:“飲茶好處很多,對於戲曲藝術工作者來說,更有利於保護嗓音。我們其它幾位老演員如傅全香、呂瑞英等也都有飲茶潤喉的習慣。”範瑞娟長期堅持飲茶,不僅嗓音好,而且眼睛也好,身輕體健。因而她曾用壹句話來概括飲茶健身的體會:“明目清音見茶功”。範瑞娟飲茶方法是根據自己的身體狀況來設計的,她的胃曾動過大手術,沖飲綠茶時常加些冰糖,她認為這樣既可增加熱量,中和茶性,又可減少對胃的刺激,同時還能更好地起到潤喉作用。她的這壹經驗,也許可供某些同樣的飲茶愛好者借鑒。

16、英國前首相格拉德斯通贊美茶的奇效

英國人平均年消費茶葉的數量達3公斤以上,是世界上飲茶最多的國家,茶已成為英國人家庭必備的飲料,而且特別喜愛喝紅茶。英國前首相格拉斯通也是壹位茶迷,曾經深有體會地把茶的功效說得神乎其神:“如果妳發冷,茶會使妳溫暖;如果妳發熱,茶會使妳涼快;如果妳抑郁,茶會使妳歡快;如果妳激動,茶會使妳平靜。”

英國人飲茶始於16世紀茶葉從中國傳入英國之時。據說起初,保守的英國人主張喝茶者人數不多,自從英皇查理二世的皇後凱瑟琳娜年嫁到英國後才逐步興起的。凱瑟琳娜原系葡萄牙公主,嗜好中國紅茶,體態苗條,嫁到英國成為皇後以後,宮中特設豪華茶室,常邀壹些公爵夫人到宮中來飲茶,因此飲茶逐成風尚,並壹時成為英國豪門貴族修身養心的靈丹妙藥和風行飲料。從此以後,英國大量進口茶葉,茶就成了英國大眾的主要飲料,凱瑟琳娜也就被譽為英國第壹位“飲茶皇後”。

17、女作家冰心偏愛茉莉花茶

著名女作家冰心,祖籍福建,從小跟隨祖父喝茶,培養了偏愛茉莉花茶的習慣,她在89歲高齡時寫的《我家的茶事》壹文中寫到:“現在我是每天早上沏壹杯茉莉香片,外加幾朵杭菊。”年,她在《茶的故鄉和我故鄉的茉莉花茶》壹文中寫道:“我的故鄉福建既是茶鄉,又是茉莉花茶的故鄉。……花茶的品種很多,有茉莉、玉蘭、珠蘭、玫瑰、玳玳等,而我們的家傳卻是喜歡茉莉花茶,因為茉莉花茶不但是具有茶特有的清香,還帶有馥郁的茉莉花香。”為些她由衷地贊美茉莉花茶的風味和功效。她說:“壹杯橙黃的、明亮的茉莉花茶,茶香和花香溶合在壹起,給人帶來了春天的氣息,啜飲之後,有壹種不可言喻的鮮爽愉快的感受,健腦而清神,促使文思流暢。”這是多麽深刻的體會啊。

18、周恩來贊美龍井茶

周恩來長期擔任我國的國務院總理,日理萬機,常常要工作到深夜,工作特別忙時,只能是打個盹就算睡過覺了。總理日夜辛勤的工作,總離不開飲茶,靠飲茶來提神,始終保持著充沛的精力。周總理特別喜愛喝龍井茶,而且五次到過杭州龍井茶區--梅家塢,上茶山、進茶廠,和茶農壹起采茶、品茶。年4月26日當周總理再次來到梅家塢時,春茶正旺發,他在品嘗了龍井茶之後,指示說:“龍井茶是茶葉珍品,國內外人士都很需要它,要多發展壹些。”年9月的壹天,周總理又來梅家塢時,看到遍山綠色的茶樹,稱贊說:“茶樹常年碧綠,種茶本身就是綠化,既美觀,又是經濟作物,再好沒有了。”

周總理平常接待外賓總是喜歡以龍井茶招待,並向外賓介紹龍井茶的品質風味。年7月美國國家安全顧問基辛格,作為尼克松總統的特使秘密訪華時,周總理照例用龍井茶招待他,基辛格喝過龍井茶後,身心暢快,精神大振,周總理察顏觀色,看得出基辛格十分欣嘗龍井茶的神奇功效,於是在訪問結束時,總理將1公斤龍井茶贈送給他。同年10月再次來訪時,基辛格還主動索要龍井茶,可見龍井茶的神奇功效和獨特的品質風味給他的印象是深刻的。

19、毛澤東習慣於飲茶又吃茶

毛澤東在擔任主席期間,十分關心茶葉生產的發展,年視察安徽省舒茶人民公社時,曾指示:“以後山坡上要多多辟茶園。”年4月,毛澤東在杭州期間,正是龍井茶生產季節,4月28日他在劉莊還親自采過茶,對龍井茶有壹種特殊的感情。

毛澤東的生活習慣喜歡抽煙和喝茶,不會喝酒。毛澤東從小喜歡喝茶,以後無論戰爭年代還是和平建設時期,在他的生活中從不離開茶,接待客人時總是吩咐以茶相敬。他自己從早到晚總習慣於壹邊喝茶,壹邊看書看報,壹邊喝茶,壹邊工作,而且茶癮較重,喜歡喝濃茶。毛澤東飲茶除了喜歡喝濃茶外,還有兩個習慣,壹個是喝隔夜茶,即睡前泡的那杯茶,喝過壹點不倒掉,第二天起床後加點開水再喝;第二個習慣是吃茶渣,就是每當茶葉泡二、三次喝幹後,就用手撈出杯中的茶渣,放在嘴裏咀嚼後咽進肚裏,而且總是吃得津津有味。

?資料來源於中國茶葉博物館

?圖片由四端堂整理綜合發布

?貴在分享,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

?“閱讀原文”進入四端堂(水滸茗茶坊)精選茶

惻隱之心,仁之端也;羞惡之心,義之端也;辭讓之心,禮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人之有是四端也,猶其有四體也。

如果您喜歡







































北京正规白癜风医院
怎么才能治疗白癜风


转载请注明:http://www.pdnyq.com/wmcxzl/1396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