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视网膜出血 > 网膜出血治疗 > ldquo糖友rdquo如何合理
ldquo糖友rdquo如何合理
“拼命工作,拼命玩”,勤勤恳恳、兢兢业业地工作就是为了休息日的totallyrelax,辛苦的工作也算值回票价。
很多“糖友”也有一个类似的理念,尤其是年轻的糖尿病患者,既然抵抗不了高糖高脂等高热量食物的诱惑,那就用力迈开腿。一边在篮球场上挥汗如雨,一边在气泡饮料中感受冰爽。满足了美食带来的快乐体验,又锻炼了身体,一举两得!没毛病!
然鹅,事实是怎样的?下面这张表告诉你,各项不同运动持续10分钟身体所消耗的热量。
(点击查看大图)
再来看看不同饮料的热量:
有没有大吃一惊?当你在慵懒的午后享受满大街的各式的饮品、品尝松软细腻的糕点,感到身心放松时候,你真以为你走路回家,心中的愧疚就可以少一点吗?
对着表算一算!当你喝一瓶可乐,需要持续慢跑半小时来消耗它;当你喝一杯水果茶,需要进行不间断的高强度篮球比赛1个小时;而一支ml的柠檬茶则相当于快走1小时(实际上,部分糖尿病患者不适合进行长时间剧烈运动)。
再来一个更具体的例子,下图是作者本人(女性,35岁,身高cm,体重60kg,BMI22.04kg/m2,身材很好有木有)持续高强度运动40分钟所消耗的热量,而你所流的汗就等于一杯现在最流行的水果茶,有没有心塞的感觉?难道全白跑了?
当然不全是!大量的循证医学证据表明运动可以带来诸多好处:改善个体胰岛素敏感性、有利于血糖控制、改善患者骨骼肌功能、改善脂肪和蛋白质代谢、控制血压和血脂,预防和治疗糖尿病并发症、调整患者心理状态;通过运动可以降低体重、改善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降低肿瘤发病率等诸多益处[2]。所以抛开饮食不说,坚持运动都是有利的。
但是有一点你必须注意到——你喝进去的饮料,都是货真价实的——糖!!!一款网红水果茶的总含糖量(其中包括了水果本身的糖分和添加糖)竟然相当于22.7块方糖,也就是.1g的含糖量,就算除去那一点点水果本身的糖分,这含糖量也是很高了[3]。
《中国居民膳食指南版》推荐——控制添加糖的摄入量(添加糖:人工加入到食品中的糖类,常见的有蔗糖、果糖、葡萄糖、果葡糖浆等,白砂糖、绵白糖、冰糖、红糖都是蔗糖),每天摄入不超过50g,最好控制在25g以下。含糖饮料不是基本食物,但人们喜欢含糖饮料是因为甜味或其他味道能刺激我们的味蕾,增加愉悦的心情,久而久之就成为一种习惯。
糖的危害还用赘述吗?它是龋齿、肥胖、脂肪肝、糖脂代谢紊乱、心血管疾患等等等等疾病的真凶!
说了这么多,糖尿病病人最好的饮料是啥,脱颖而出的就是——白开水!简单、大气又便宜,还有什么饮料能”叻“过它?当然淡茶和淡柠檬水也是可以的,因为茶和淡柠檬水也能在味觉上得到一定的满足,而且有益于健康。需要注意的是,避免餐前、餐后30分钟内饮茶,也避免饮用浓茶。
糖尿病人除了运动后不宜喝含糖饮料外,运动也不是换上运动装就可以出去那么简单[2]。那么,糖尿病人运动有哪些Tips呢?
1运动装备舒适、透气的运动服是必要的,一双舒适、防滑的运动鞋和棉袜也是必不可少,而且要保证鞋的密闭性和通透性。不穿袜和穿露脚趾的运动鞋,有可能在运动过程中磨损脚部皮肤而发生糖尿病足。
2运动场所避免人迹罕至或特别嘈杂的地方,寻找合适的运动伙伴,且随身携带糖尿病急救包,包括急救卡(姓名、年龄、紧急联系电话、合并症、目前用药)、便携式血压计、血糖仪、应急用药和糖块等。
3运动前准备可以先进行一些适应性的运动,如步行、能力范围内的拉伸等;运动后要有5分钟的放松时间。
4运动频率及时间餐后60-90分钟开始运动,运动频率以每周3-7天为宜,每次运动30分钟,当然中间可穿插休息,以达到靶心率的时间累计20-30分钟为宜。
能获得较好的运动效果,又确保安全的心率称为靶心率,即运动中最高心率的70%-80%作为靶心率,一般人最高心率为-年龄。例如:70岁老人的靶心率=[-70]×70%=次/分)。
佩戴运动手表监测心率是不错的选择。若运动量较大,可间隔1-2天,但若间歇时间超过3天,已经获得的胰岛素敏感性会降低,运动效果及积累作用会减少。如果运动量不大且身体条件允许,则最好坚持每周运动7天。
5运动类型、强度的选择运动时,有氧运运动和抗阻训练相结合,这样能最大程度改善代谢异常。有氧运动强度低、有节奏、持续时间长,调动大的肌肉群,消耗葡萄糖、动员脂肪、增强心肺功能。
对于糖尿病患者而言,可以选择慢跑、快走/慢跑结合、游泳(10-20米/分钟)、广场舞、太极拳以及全身肌肉都参与的活动中等的有氧体操,还可以选择娱乐性的球类运动,如乒乓球、羽毛球和保龄球。每周进行2次轻度-中度抗阻运动。
6运动量评估如果有些患者没有运动手表,又不知道如何监测心率,那怎么才知道今日的运动量是否合适呢?
有个简单的运动量的评估方法:运动量不足,运动后无汗,无热感,脉搏无变化,在几分钟内恢复;运动量适宜,运动后有微汗,轻松愉快,稍感乏力,休息后恢复,次日体力充沛;运动量过大,运动后大汗,胸闷气短,非常乏力,休息后15分钟内脉搏未恢复,次日周身乏力,不愿再运动。
7运动前后血糖监测运动前后最好进行血糖监测。若运动前血糖<5.6mmol/L,那么补充15g碳水化合物(一片全麦吐司或者一支ml牛奶);如果在运动过程中出现低血糖症状(心慌、冷汗、手抖),可立即吃4-6颗软糖或者2-3口运动饮料。
此外,运动后2小时亦要监测血糖。避免空腹运动。有使用胰岛素或磺脲类降糖药的患者,经运动后可改善血糖及胰岛素抵抗,应在医生的指导下调整药物剂量。
8特殊人群运动当存在下列情况时:急性感染、严重心功能不全、心律失常,糖尿病急性并发症(酮症酸中毒、高糖高渗综合征、乳酸酸中毒)、病情稳不稳定(血糖波动大)、糖尿病肾病IV期以上、增殖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眼底出血、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双足感觉明显减退者,暂不适宜运动,可待病情稳定,咨询医生再决定运动方式。尤其是有增殖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患者,不适合进行抗阻运动、高强度运动以及有憋气动作的运动,因有存在玻璃体出血和视网膜脱落的风险。
文末,用两句话总结此文的要点:1.管住嘴、迈开腿很重要!2.“糖友”运动tips常记心里!Get到了吗?!
(文中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
参考文献:
[1]中国营养学会.中国居民膳食指南年版.人民卫生出版社.
[2]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12-20中国糖尿病运动治疗指南.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