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视网膜出血 > 网膜出血治疗 > 孩子没有磕碰身上却青紫警惕免疫性血小板减
孩子没有磕碰身上却青紫警惕免疫性血小板减
孩子常常怀着强烈的好奇心,喜欢探索和发现世界。在活动中难免会有磕磕碰碰,孩子身上会出现青一块、紫一块。可是,如果孩子经常鼻出血、牙龈出血或者身上皮肤出现红色出血点,特别是没有明显碰撞就出现青紫,就需要警惕孩子是否患有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
什么是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
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ITP)又称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是小儿最常见的出血性疾病。可见于各年龄时期小儿,以1-5岁小儿多见,冬春季发病数较高。儿童ITP的特点为一过性、自限性,大约70%~80%的病例会自愈。
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有哪些表现?
由于孩子年龄小,免疫功能不完善,在一些病毒感染、疫苗接种等诱发因素的影响下,机体产生相应的抗体,或是形成抗原-抗体复合物,使血小板被破坏、清除,从而血小板的寿命缩短,数量减少,继而出现皮肤、粘膜等出血表现,少数严重的病例可以出现排血便、血尿,青春期女性患者可有月经过多,眼结膜下或者视网膜出血,甚至颅内出血。
如何发现孩子患有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
如果孩子出现身上皮肤红色出血点、青紫,或经常鼻出血、牙龈出血等情况的时候,要及时带孩子就诊,医生会根据孩子的情况以及血常规检查结果,必要时做骨髓穿刺等检查判断孩子是否患有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并排除其他血液系统疾病。
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该如何治疗?
在急性出血期的儿童,以住院治疗为宜,尽量减少活动,避免外伤,明显出血时应卧床休息,避免服用影响血小板功能的药物(如阿司匹林等)。糖皮质激素和静脉免疫球蛋白对儿童ITP治疗效果良好,对于一些难治性和慢性的病例,可考虑脾脏切除、利妥昔单抗、血小板生成素及其受体激动剂等。
如何做好家庭护理?
1)预防损伤:不玩锐利的玩具或物品,不参与有对抗性的运动或剧烈运动,勤剪指甲,不抠鼻,选用软毛牙刷等。
2)自我保护:忌服抗血小板类的药物;避免食用辛辣刺激的食物;勿到人多的地方,不与感染患儿接触,去公共场所戴口罩,注意保暖,尽量避免上呼吸道感染,以防加重病情或引起复发。
文字:医院吴雪梅
图片:医院
编辑:东南快报社健康新闻部
监制:陈懿萍
●梳头的小细节你知道吗
●名医风采
林强:患者藏心间,精“艺”求精不止步
●省文明单位候选名单公示!省卫健委等入围!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