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视网膜出血 > 网膜出血治疗 > 新生儿养护,比起
新生儿养护,比起
照顾新生儿,历来是各种新旧观点冲突的重要战场。医生,专家,老一辈的育儿经验和父母自身的成长经验都会在此时碰撞出火花。对于新出生的小宝宝来说,不能做的事情其实要远远多于可以做的事情。今天福妈就总结一些,新生宝宝的育儿大坑,分享那些"不能做的事情"。
不要用母乳抹宝宝的脸
宝宝的肤色主要还是和遗传有关,涂抹乳汁并没有什么用,而且乳汁如在脸上腐坏,细菌很容易侵入皮肤,导致孩子脸上产生红晕,甚至变成小包,继而化脓。婴儿脸部不干燥的话不用涂抹任何东西,如果要用,要选择婴儿专用的润肤霜。
不要睡硬枕
长期使用质地较硬的枕头,容易使新生儿头颅变形或形成大小脸。而且,真正影响孩子头型的因素是遗传和睡姿,并不是枕头。经常有意地为孩子调整睡姿,但别强行干涉,让孩子睡个好觉比什么都重要,所以睡得舒适最重要。
不要剃胎发
新生儿胎发到了三四个月时会自然脱落,并且孩子的毛发状况是跟遗传、营养状况相关,胎毛剃不剃都一样。最好不要给太小的婴儿刮光头,这样很容易损伤毛囊,使头发出现暂时不生长的现象。
不要刮宝宝的眉毛
孩子的皮肤娇嫩,如将眉毛根部刮伤,可能会改变眉毛位置与形态。如刮破皮肤导致感染而溃烂、结疤,还可能不再长眉毛了。大多数孩子的眉毛要到2岁左右才有型,父母不必着急。
不要捏宝宝的鼻梁
目前并未有确切的科学依据证实,经常捏提鼻梁骨,可以让鼻子变挺。孩子鼻腔黏膜娇嫩,如果过于用力捏鼻,会损伤其鼻黏膜。五官多与遗传有关,顺其自然就好。
不要剪宝宝的睫毛
睫毛不是庄稼,睫毛的长短、浓密与否,主要与遗传和营养有关。睫毛可起到遮挡灰尘和过强光线的作用,剪掉睫毛,孩子眼睛容易受伤。让孩子的睫毛自然生长即可。
不要把尿
婴幼儿自主排尿功能要随着神经系统、尿道括约肌等的发育而逐步完善。在此之前把尿,并不能帮孩子建立自主排尿功能。如果定时把尿,反倒可能让孩子抗拒自主排尿,适得其反。婴儿可以穿纸尿裤,一岁以前不要把尿,大一点可以进行坐便训练。
不要用酒精或白酒给孩子擦身降温
即使是医用酒精或白酒擦浴,依然可能导致孩子酒精中毒。孩子发烧应少穿盖不要捂,可以洗温水澡,多喝水,如果高烧不退,最有效的方法还是及时就医。
不要把宝宝捂得严严实实
孩子手脚体温低都是正常的生理现象,只是因为孩子本身心脏力量弱,血压低所导致的,和孩子冷不冷没有直接关系。捂得太厉害,反而使孩子烦躁,睡不安稳,还可能捂出痱子、湿疹。了解孩子的冷热状况,应该摸孩子的后背或者前胸这些躯干部位,温热但没出汗,就是最恰当的。
不要不给宝宝开空调
夏天气候炎热,宝宝的身体对于温度的适应性度差,高温很容易造成中暑、脱水甚至猝死。还可能刺激宝宝呼吸道,引发哮喘,或导致痱子、湿疹这些皮肤炎症。宝宝可以合理使用空调。但使用前,一定要清洗空调滤网,可以将空调的温度维持在26度左右,且排风口不要直接对着孩子宝宝吹。
不要6个月就断奶
迄今为止,没有任何科学依据证明母乳在任何阶段会失去营养价值,世界卫生组织建议婴儿纯母乳喂养6个月,6个月之后加辅食,如果可能,最好母乳喂养至1周岁(这段期间也添加辅食),或2周岁甚至更久。
不要总觉得宝宝吃不饱
新生婴儿的胃只有葡萄那么大,有一点点母乳就可以饱腹,而且我们看到清淡的奶是"前奶",成分大部分是水分,是给宝宝解渴的,宝宝越吃,母乳越浓,到最后,会分泌奶油一样的"后奶",是给宝宝解饿的。母乳喂养,只要妈妈奶水充足,不用担心宝宝吃不饱。
不要只吃奶粉
吃母乳可以促进宝宝免疫系统和肠道菌群的发育,使得宝宝消化好,不容易生病。有些品牌的奶粉质控不严,添加了过多的蛋白质和脂肪,可能会造成宝宝过度肥胖。母乳喂养更健康,如果母乳足够,没有必要刻意用奶粉去取代母乳。
不要两三个月就添加辅食
母乳能够在六个月以内满足婴儿的全部需要。提前添加辅食,不但没有帮助,反而会给孩子造成过重的负担,也可能破坏孩子对母乳的吸收,适得其反。如需添加,可以逐步在宝宝四个月以后尝试着添加,从添加蔬菜汁、水果汁、果泥等开始,一次添加一种,让宝宝逐步适应。
不要经常摇晃着哄睡
其实婴儿困时会自己入睡,有的宝宝可能没有安全感,希望家长陪在身边。长期摇晃可能会让孩子产生依赖性,造成孩子不摇晃睡不着的局面,凭空给家长自己添加负担。剧烈的摇晃还可能会导致脑出血,甚至危及生命。可以采取搂抱入睡,抚摸入睡,养成宝宝自主入睡习惯。
不要宝宝白天睡觉也拉窗帘
很多家长从月子里开始白天也会拉上卧室的窗帘,来保证孩子有一个完全黑暗环境来提高睡眠质量,这样做是不利于建立宝宝昼夜周期。对于半岁以内的小宝宝,建议在白天尽量不要拉上窗帘,晚上则尽量保持黑暗和安静。
不要动不动就补钙
0-6个月无论是母乳、配方奶还是混合喂养的宝宝,只要奶量喝够,钙都是充足的。6个月后,如果宝宝饮食平衡,就没可能缺钙,如果不确定宝宝是否缺钙,医院咨询专业医生。
不要忘记补充维D
母乳中维生素D含量并不高。因此母乳喂养的婴儿,如果没有适度的阳光照射,很容易发生维生素D缺乏而引起的一些疾病。婴儿出生后不久即应开始补充维生素D。
不要过早让宝宝学坐
宝宝天生头大身子小,每个宝宝必须经过足够的俯趴和爬行,颈部和背部肌肉和骨骼才能支撑他那颗大脑袋。因过早学坐而导致弯腰驼背、脊椎变形的宝宝数不胜数。鼓励孩子醒着多趴,锻炼其颈部和背部肌肉,抬头、爬、坐、站、走都可以随着宝宝长大而自己慢慢做到。
不要以为打呼噜就是宝宝睡得香
宝宝偶尔打鼾可能是由感冒引起的,但如果宝宝经常打鼾,可能是由于扁桃体肥大或其他原因,影响了鼻咽部通气造成的。如果宝宝经常有睡眠打鼾、张口呼吸的情况,医院检查。
不要以为晒太阳、吃茵栀黄可以去黄疸
对于婴儿黄疸,最有效的方法是照蓝光。如果是生理性黄疸,数值不高的,不用干预就可自行消退。而太阳光是全光谱,晒太阳并没有退黄的功能,反而可能晒伤宝宝,至于茵栀黄注射剂,已经被国家禁用,口服可能造成宝宝腹泻,不建议使用。生理性黄疸可以等宝宝自行代谢。如果是病理性黄疸或黄疸很严重,医院就诊。
不要嘴对嘴喂食
家长通过嘴对嘴给宝宝喂食,容易会使宝宝感染幽门螺杆菌等病原微生物,引起宝宝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等疾病,甚至会导致宝宝生长发育迟缓。
不要逗弄正在吃奶的宝宝
吃奶时逗弄宝宝可能会导致奶水随气流进入气管内,引起呼吸道梗阻,甚至呼吸困难、窒息,如果不及时送医,可能会危及生命。宝宝吃奶时,应该让其保持平静、专注。
不要过分逗宝宝笑
小宝宝缺乏自我控制能力,如果逗得笑声不绝,会造成瞬间窒息、缺氧,引起暂时性脑缺血,损伤脑功能,还可能引起口吃。
不要在嬉戏时摇晃和高抛宝宝
宝宝的头部体积和重量占全身的比重较大,但颈部肌肉对头部的支撑力很弱,剧烈摇晃和高抛很容易引起幼儿脑震荡,更甚者会使视网膜毛细血管充血,导致视网膜脱落,或者导致脑出血,严重时可致死。
不要随便亲吻宝宝
可能会传染疾病。感冒、患口腔疾病或肝炎、结核、疱疹等传染疾病的人亲孩子,很容易导致孩子得病,严重时可致命。这里需要注意的是,一些病原体可能在成人身上没有发作,但接触到宝宝后,很容易就攻破了TA脆弱的免疫系统,导致生病。这里有两个宝宝因大人的亲吻而感染死亡的案例。也可能造成皮炎。成人脸上的化妆品、口红大部分含香料和各种化学物质,直接与孩子接触,会伤害孩子稚嫩的皮肤,如果是吸烟者,口中残留的尼古丁可能也会伤害到孩子。
不要抱着宝宝坐汽车
汽车时速在50公里时发生碰撞,一名体重10公斤的小孩瞬间会产生公斤左右的冲击力。这种情况下,一般没有人能抱住宝宝,如果宝宝被甩出去,后果不堪设想。给宝宝使用车载摇篮或者安全座椅,不要让宝宝坐副驾驶。
不要晚上叫醒宝宝喂奶、把便
许多爸爸妈妈担心宝宝饿,经常在夜里把宝宝叫醒喂奶。还有家长怕孩子尿床,半夜叫醒小便。频繁半夜叫醒宝宝,很容易打乱宝宝的睡眠规律,把宝宝变成夜猫子,受苦的还是宝宝,大人也睡不好觉。
不要用纯净水、矿泉水冲奶粉
纯净水除去了各种常量元素和大部分的微量元素,长期饮用会造成孩子矿物质摄入量不足;矿泉水中含有的矿物质又过多,长期饮用会造成孩子某种元素摄入过多。用自来水烧开冷却到合适温度冲奶。
不要给新生儿绑腿
很多地方都有绑腿的习俗,不少老人认为这样宝宝长大后腿才会又直又长。其实绑腿阻碍了宝宝腿部的血液循环,不但不利于骨骼发育,而且宝宝的肢体活动受到人为限制还会给宝宝造成极大的心理阴影,因而更加容易情绪烦躁、哭闹、没安全感。给宝宝穿宽松的衣服,让他的四肢活动不受任何限制。
黑梅丸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