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视网膜出血 > 网膜出血护理 > 有备无患你必须知道的埃博拉常识图
有备无患你必须知道的埃博拉常识图
有备无患你必须知道的埃博拉常识图
随着美国和西班牙境内先后出现首例感染埃博拉病毒感染者,这种致死率极高的病毒已正式将其触角伸入所谓的西方“文明世界”。埃博拉入侵西方,人人草木皆兵,这种神秘的病毒为何会令人如此生畏?它究竟可怕在哪里?今天,小编就带着大家来科普认识一下埃博拉。
起源于非洲的出血热
埃博拉(Ebola)是一种致命的病毒性出血热(hemorrhagicfever)。这种致命的疾病源于非洲,年,一种不知名的疾病在苏丹南部和刚果(金)(旧称扎伊尔)的埃博拉河流域肆虐,造成沿岸村庄百姓大量死亡,“埃博拉”病毒因此而得名。
埃博拉病毒属包括5个不同的属种:扎伊尔埃博拉病毒、苏丹埃博拉病毒、本迪布焦埃博拉病毒、塔伊森林埃博拉病毒、雷斯顿埃博拉病毒。
本次爆发的病毒最致命
5个属种中,扎伊尔埃博拉和苏丹埃博拉最早在年分别于刚果民主共和国(旧称扎伊尔)和苏丹被发现,这两种埃博拉对人类和非人类灵长类动物的致病性和致死率很高,特别是扎伊尔埃博拉,有高达90%的致死率。今年3月以来在西非大规模爆发的埃博拉疫情就是扎伊尔埃博拉属种。
埃博拉是丝状病毒科中的一种,在电子显微镜下,其呈现一般纤维病毒的线形结构。病毒粒子也可能出现“U”字、“6”字形、缠绕、环状或分枝形,不过实验室纯化技术也可能是造成这些形状产生的因素之一。
也有对人“无害”的埃博拉
不同属种的埃博拉病毒具有不同的特性,扎伊尔埃博拉病毒、苏丹埃博拉病毒和本迪布焦埃博拉病毒与这些年来非洲发生的埃博拉病毒病大型疫情相关,而雷斯顿埃博拉病毒和塔伊森林埃博拉病毒则与之无关。雷斯顿埃博拉是在年从一批由菲律宾运到美国的食蟹猴身上发现的,这种埃博拉对猴子有很高的致死率,可以被传染给人类,但对人类的致病性似乎不是很高,迄今为止没有收到人类因感染此种病毒而发病或死亡的报告。
埃博拉比艾滋病更易感染,更可怕
埃博拉病毒的生物安全等级为4级,艾滋病为3级,SARS为3级,级数越大防护越严格。
埃博拉早期易被误诊为流感
埃博拉致病原理:病毒潜伏期可达2至21天,但通常只有5天至10天。
埃博拉病毒通过细胞内吞和膜融合等方式侵入细胞内部,感染后,病毒会影响宿主的凝血功能及免疫防御系统,并导致严重的免疫系统机能障碍。
埃博拉病毒的早期症状并无特异,和感冒类似,包括突然发热、虚弱、腹泻、头痛、肌痛,关节痛,呕吐和腹痛等,一些患者会出现结膜充血、咽喉肿痛、皮疹和出血症状。随后会出现休克、脑水肿、凝血功能障碍和继发性细菌感染。
值得注意的是,由于埃博拉早期症状与流感类似,这也使得误诊的情况时有发生。美国境医院就医,但医生当时只是诊断为常见病毒引发的疾病,开了一些抗生素后又放他回家。该病患被确诊为埃博拉后,人们对医院的做法提出种种质疑,病患在出现症状后仍然自由活动了4天的消息亦使得该地区民众人心惶惶。
美国疾病防控中心已经发出通告,建议医院对每位从西非返回的带有感冒症状的患者当作埃博拉疑似病患处理。此外,可以预见的是,即将到来的流感季对埃博拉的防治工作将又是一个重大挑战。
埃博拉为何能致命?
发病4到5天后病人可能会开始出现出血症状,包括出血性结膜炎,牙龈出血,口腔及唇部出血,呕血,血便,血尿,鼻出血和阴道出血等。还可能出现肝细胞损伤、骨髓抑制(血小板减少和白细胞减少)、肝酶升高及蛋白尿。
晚期患者通常表现为反应迟钝、无尿、休克、呼吸急促、关节疼痛、眼球变红、皮下出血而导致皮肤出现红斑、斑丘疹、紫斑和内出血,此外,患者的肝、肾等器官出现衰竭,中枢神经系统受损,最终大多数患者因全身多器官衰竭或休克而死亡。
埃博拉病毒的死亡率高达50%到%,绝大多数病人死于低血容量性休克和多器官衰竭。目前人们并没有针对埃博拉的特异性治疗办法,不过最新报道显示,医生们已从现有的治疗患者过程中积累了一些经验。医院医生认为:“辅助治疗即一对一的护理,化验室的利用,人体液体监控,静脉输液,电解质的补充,这些都是战胜埃博拉病毒的关键。”
埃博拉若全面爆发,可能毁灭地球物种吗?
人类、不同种类的猴子、黑猩猩、大猩猩、狒狒和羚羊都有可能感染埃博拉病毒。研究人员曾从家养的狗的血清中采集到对埃博拉病毒的免疫标记,证明狗有可能感染上埃博拉病毒而不显现出症状。此外,研究者们还在热带雨林边界处的两种鼠类和一种鼩鼱身上发现了埃博拉病毒基因组,这意味着这些动物也有可能是埃博拉病毒的中间宿主。
至今为止人们还没有找到任何在埃博拉病毒爆发时存活的动物储主。不过,一般认为果蝠是埃博拉病毒动物储主的可能候选。
埃博拉到底是如何传播的?
一般认为,埃博拉疫情爆发时,第一个被感染的人类是因为接触到受感染动物的血液、分泌物或其他体液而被传染。埃博拉随后在人与人之间蔓延传播,健康人在直接接触到被感染者的血液、其他体液或分泌物后被感染,医疗卫生人员在治疗埃博拉病人时接触到未经消毒的注射器、注射针头或其它被污染的医疗设备后,也有可能被感染。此外,人们在处理因埃博拉死亡的人或动物的尸体时,与之发生直接接触,也可能会被传染。
空气传播
尽管目前普遍观点认为埃博拉是通过体液来进行传播,但也有学者提出了埃博拉将会变异成通过空气来传播的可能。
加拿大学者年曾做过实验,证明扎伊尔埃博拉病毒可以通过气溶胶(悬浮于气体介质中的固体或液体微粒)由猪传播给猴子,而这两种动物的肺与人类非常相似。扎伊尔埃博拉正是今年以来开始在西非肆虐传播的埃博拉病毒。不过,这项研究并没有证实扎伊尔型埃博拉病毒能在非人类灵长类动物之间实现空气传播。
另一篇令人 尽管埃博拉是否会变异成空气传播仍是一个未知数,但多次疫情的爆发仍然令人们对这种致命病毒的感染力之强感到担忧。加拿大公共卫生局(PublicHealthAgencyofCanada)在一份关于埃博拉的资料中援引一项年的实验研究称:1-10个病毒颗粒通过气溶胶传播即可导致非人类灵长类动物感染病毒性出血热。(Viralhemorrhagicfevershaveaninfectiousdoseof1-10organismsbyaerosolinnon-humanprimates)
本月初,西班牙一名照顾埃博拉患者的女护士被证实感染埃博拉,而据西班牙卫生部表示,这名女护士在上个月参与护理埃博拉患者的过程中,是身穿防护服并佩戴了手套的,究竟是操作失误还是防护服未达到应有的标准,具体原因尚在调查中,而最新报道显示,这名护士有可能是在护理完病患后,用带着手套的手触摸了自己的脸部而感染。另一位在利比里亚工作的美国NBC电视台摄影记者也被感染埃博拉,有新闻报道称怀疑他是在替埃博拉患者消毒车辆时被污水溅到而感染。
我们该怎么预防埃博拉?
埃博拉之所以可怕,除了其高致病性和高死亡率外,还在于目前尚没有针对埃博拉病毒病的特异性疫苗。据世卫组织公开的资料显示,目前正在对几种疫苗进行测试,但没有任何疫苗可用于临床。
本月初,世卫组织在其举行的专家咨询会上认定两种疫苗为有前景的埃博拉疫苗,这两种疫苗分别是葛兰素史克公司与美国国家过敏症和传染病研究所合作开发的“cAd3-ZEBOV”以及由加拿大公共卫生局研发、美国纽琳基因公司获得商业许可的“rVSV-ZEBOV”。不过,这两种疫苗现在均临床试验阶段,经过完全检测及批准的疫苗在年前不会出现。
在没有疫苗的情况下,人们只有通过提高对感染埃博危险因素的认识及个人采取保护措施来预防埃博拉。美国疾病防控中心(CDC)对必须前往埃博拉疫区的人们给出了以下防护建议:
勤洗手或使用含酒精的免水消毒洗手液
避免与任何患病的人接触,尤其要避开其血液和其他体液。
避免接触任何可能带有感染者血液或体液的物品。
避免直接接触死于埃博拉的患者的尸体。
不要接触蝙蝠及非人类灵长类动物的血液和体液,不要接触或食用这些动物的肉。
医院。
当出现发热及头痛、肌肉痛、腹泻、呕吐、胃痛或不明原因的瘀伤、出血症状时,要避免与其他人进行直接接触,直到获得医疗救助之前,不要擅自前往其他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