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视网膜出血 > 网膜出血治疗 > 高血压粑粑麻麻,你们吃错药了
高血压粑粑麻麻,你们吃错药了
私人医生,基因检测,请 血压控制了就停药,这是高血压患者最常见的误区。随意停药会造成血压波动幅度大,诱发脑卒中的发生。
一般来说,按剂量服用降压药不会产生“耐药性”,导致药效不好。不必有这方面担心。
自行加量,引发心脏骤停!
常常忘记吃药,等到血压升高,出现头晕心悸再多吃几片。这种做法是绝对禁止的。
加大剂量容易引发休克性低血压,其危害性极大。甚至会引发心脏骤停。
血压讲究平稳,过高过低都不行。如果血压升高导致不适,请及时就诊。据医嘱按时按量服药,不要自己改变药量。
别陷入“是药三分毒”的误区
降压药的确存在一些毒副作用,例如嗜睡、眩晕、腹胀等,但是这些副作用不一定出现在每个人身上,个体差异不同,副作用表现也不同。
但是,这些轻微的副作用,在高血压的危害面前就微不足道了。
高血压的正确服药原则
治疗达到目标血压后,需要长期服药并定期随访血压,监测其他危险因素及心血管疾病变化。根据情况适当调整用药,规则用药,所用降压药种类不宜频繁更换。高血压患者通常需要终身的降压治疗。在长期的血压控制后,可以在医生指导下,小心的逐渐减少药物剂量和种类,以最小剂量药物达到最明显效果。
别忘了,高血压会带来严重危害
高血压本身只是血压症状,但这种症状长期以往会造成血管、心脏、中枢神经、肾脏、视网膜的损害。服药的目的就是控制血压,减少靶器官的损伤,避免或者减轻高血压的并发症。
常见并发症一:心力衰竭
左心室肥厚是高血压最常见的心脏损害,进一步心肌损害可诱发心力衰竭。
常见并发症二:脑梗死
脑部小血管出现从痉挛到硬化的一系列改变,由于脑血管结构薄弱,硬化后更为脆弱,容易出现破裂出血。在小动脉硬化的基础上容易出现血栓形成,从而产生脑梗死。
常见并发症三:肾功能衰竭
高血压早期肾脏并无变化,病程进展到相当程度时肾表面程颗粒状,肾体积可随病情发展逐渐萎缩变小,最终导致肾功能衰竭。
常见并发症四:视力模糊
由于视网膜小动脉痉挛,逐渐发生硬化,严重时发生视网膜出血和渗出,以及视神经乳头水肿,表现为视力模糊,严重者出现失明现象。
严格控制血压,减少并发症发生
从高血压病程初始,到严重并发症出现,需要很长的一段时间,20年,30年,甚至此生不会发展到严重并发症阶段。这基于我们对血压的控制。普通高血压患者目标血压为/90mmHg以下,患有糖尿病或肾病的高血压患者定位/80mmHg以下,如能耐受,还可进一步降低。
除了药物治疗,高血压患者还应该注意生活习惯:
1)减少钠盐摄入,WHO推荐每日食盐摄入量应少于5g,高血压患者应该更低;
2)低脂饮食,特别注意减少动物脂肪摄入;
3)多吃蔬菜水果,适当增加钾含量高的水果。
4)中等以下强度的体育锻炼,每周3-5次,每次30分钟;
5)减少精神压力,保持心情愉快,切勿情绪激动;
6)保持体重,重度肥胖者应在医生指导下减肥;
7)戒烟戒酒。烟酒不仅对于血压影响大,对身体其他器官也有损害;
8)保持大便通畅,便秘易导致颅内压升高,脑血管损伤。
提醒注意作为一种慢性疾病,高血压的危害需要长期的病程累积才会体现,正是这个原因,让高血压患者放松警惕。作为子女,我们有责任提醒父母按时、按量服药,定期体检,将高血压的危害降至最低。
同时,高血压有明显的家族集聚性。双亲均有髙血压,其子女患病率比常人高2-3倍,双亲中一方有高血压,比常人高1.5倍。就算暂时没有症状,也应该定期监测血压,积极预防。
参考文献:
《实用内科学》(第14版)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实用内科学编委会林果为等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
·END·
国内一流健康智能管理平台Bestchoicehealthca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