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

推荐文章

热门文章

您的当前位置:视网膜出血 > 网膜出血护理 > 典型病例middot隐源性脑栓塞伴卵

典型病例middot隐源性脑栓塞伴卵



中科白癜风微信账号 http://pf.39.net/bdfyy/bdflx/150217/4580342.html

1

病例资料

患者女性,45岁,年10月发生脑栓塞,遗留左眼视物不清。年3月无明确诱因再度出现持续性右眼视物不清,无眼痛,无头晕、恶心、呕吐。无视物成双及视物旋转,无吞咽困难,无声音嘶哑,无抽搐发作,双下肢有发沉感,但不影响活动,脑CT检查示:右侧枕叶软化灶,颅内多发腔隙性脑梗死;眼科医师会诊行眼底检查见视盘界限清楚,色淡,C/D=0.2,视网膜轻度水肿,视网膜血管纤细,未见出血,黄斑中心凹反光(-)。考虑右眼视网膜动脉栓塞,经内科扩血管与神经营养辅助药物治疗,病情好转。再行食道超声心动图检查示卵圆孔未闭(PFO),大小内3mm,左、右心耳未见血栓形成。声学造影检查见Valsalva动作时大量右向左分流。既往无高血压。糖尿病等病史。因发现卵圆孔未闭,为行卵圆孔未闭相关治疗而入院。

心脏专科查体:心前区无隆起,未触及震颤,心界无扩大。心率74次/分,律齐,心脏各瓣膜听诊区未闻及杂音,肺动脉瓣区第二音正常。

神经专科查体:神志清楚,言语流利,智能正常。双侧瞳孔等大等圆,直径3.0mm,光反应灵敏,眼球各方向运动充分,无眼震,视野初测正常。双侧额纹、鼻唇沟对称,悬雍垂居中,咽反射存在,伸舌居中。余颅神经检查无异常。四肢肌力正常。双侧共济运动大致正常,周身感觉正常无减退。双侧腱反射对称(++),右侧Babinski征(+)。颈软,Kernig征(-)。NIHSS:0分;MMSE:30分;GCS:15FEN;吞咽功能正常。

诊断:①PFO;②脑栓塞

治疗:行PFO封堵术。

2

封堵过程

心导管测量肺动脉压力为28/13mmHg。

选好封堵器后,在12F长鞘导管引下,用金属传送器将其送到PFO处,封堵PFO。术后随访至今,再无脑栓塞及相关症状发生。

3

影像特征

1.脑CT检查:右侧枕叶软化灶,颅内多发腔隙性脑梗死(病例图5-1)。

2.封堵前TEE:见病例图5-2。

3.封堵前声学造影图像:见病例图5-3。

4.封堵X线影像:见病例图5-4。

5.术后TTE:见病例图5-5。

4

经验教训与体会

原因不明的脑卒中称为隐源性脑卒中(CS),是指经过常规检查缺乏可以解释其发生原因的卒中,占缺血性脑血管病的14.5%~18.0%。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PFO是CS的一个重要病因,特别是对45岁以下的CS患者,PFO是一个独立危险因素。

发病年龄在15~45岁的脑卒中患者被称为青年脑卒中。临床上,很多青年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无明确病因,其中仅有约50%的患者可见查出PFO。而对45岁以下CS患者进行危险因素筛查时,除常规检查外,对于经胸超声心动图检查阴性者,应考虑经食管超声心动图或声学造影检查,以提高对PFO的检出率,对于已发生脑卒中合并PFO的患者尽早行PFO相关治疗干预,降低脑卒中再发风险。

本病例患者45岁,为青年脑栓塞患者。对于青年原因不明脑栓塞患者,作为临床医师,应具有PFO可以导致隐源性脑卒中发生的意识,并积极寻找患者是否存有PFO,必要时为患者安排经食管超声心动图或声学造影检查,避免经胸超声心动图检查假阴性结果。而对于发现存在PFO者,应积极与心血管内科医师联系,对PFO进行积极干预,避免再次发生脑卒中的风险。本病例患者在半年时间内连续出现两次脑栓塞,如在最初发生脑栓塞时即行PFO筛查的相关检查,发现PFO给予积极干预,则有可能避免二次栓塞。

对于PFO的干预,是选择PFO封堵手术还是药物治疗,药物治疗是抗血小板聚集治疗合理还是抗凝有效,目前仍存在较大争议,不同研究设计方法的临床研究结论也不一致,但从部分国外大型有关CS和偏头痛合并PFO的封堵临床研究和国内PFO进行介入治疗的临床观察结果来看,PFO的介入治疗可以有效预防脑卒中的再次发生。

结合本病例,建议在临床实际工作中,遇到原因不明特别是青年缺血性卒中患者,临床医师应想到并存PFO的可能性,并进行PFO的有效筛查。而对于CS合并PFO患者,也应尽早进行干预,降低脑卒中的再发风险。

内容来源于:《卵圆孔未闭与心脑血管疾病》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pdnyq.com/wmcxhl/20063.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